3 概述
血清粘蛋白占血清总蛋白量的1%~2%,是体内一种粘多糖与蛋白质分子结合成的耐热复合蛋白质,属于体内糖蛋白的一种,电泳时与α球蛋白一起泳动,主要存在于α1和α2球蛋白部分。其粘多糖往往是由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甘露糖、岩藻糖及涎酸等组成。粘蛋白成分复杂,分类和命名尚未一致。Meyer氏将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以氨基已糖的含量进行分类,氨基已糖含量大于4%的称粘蛋白,小于4%的称糖蛋白。
5 血清黏蛋白的医学检查
5.1 检查名称
5.2 分类
5.3 取材
5.4 血清黏蛋白的测定原理
以0.6mmol/L过氯酸沉淀血清中蛋白质时;粘蛋白不被沉淀,而存留在滤液中,再加磷钨酸使粘蛋白测定,然后以酚试剂沉淀其中蛋白质的含量。
5.5 试剂
(2)1.8mol/L过氯酸:取含量为70%~72%过氯酸28ml。加蒸馏水稀释至200ml
并标定之。
(3)17.74mmol/L磷钨酸溶液:称取磷钨酸H7[P(W2O7)6]5g溶于2mol/L盐酸中,并加至100ml。
(4)酚试剂:于1500ml球形烧瓶中加入钨酸钠(Na2WO4·2H2O)100g,钼酸钠
(Na2MO4·2H2O)25g,水700ml,浓磷酸50ml,浓盐酸100ml,缓缓回流蒸馏10h。取下冷凝管,加硫酸锂75g,蒸馏水50ml,并加溴水2~3滴,再煮沸15min,以除去多余的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制成的酚试剂应为鲜明黄色,置棕色瓶保存,用前取出一部分,以等量蒸馏水稀释之。
(5)1.88mol/L碳酸钠溶液。
(6)标准酪氨酸溶液(0.05mg/ml);精确称取酪氨酸5mg,以0.1mol/L盐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
5.6 操作方法
血清0.5ml,加154mmol/L氯化钠4.5ml,混匀,滴加1.8mol/L过氯酸溶液
2.5ml,静止10min,用定量滤纸过滤或离心。取滤液2.5ml,加17.74mmol/L磷钨酸0.5ml混匀,静止10min,以3000转/min离心10min。倾去上清液并沥干,再加磷钨酸溶液2ml悬浮沉淀物,同法离心后倾去上清液,沥干。取沉淀备用。按表1测定。
混匀,放置37℃水浴15min,取出用分光光度计650nm,比色杯光径1.0cm,以空白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
5.7 正常值
以蛋白计为 0.71~0.87g/L;
以酪氨酸计为 33.8±2.7mg/L。
5.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血清粘蛋白增高常见于肿瘤(尤其是女性生殖器肿瘤)、结核、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
血清粘蛋白的连续测定对于同一病例病程的转归(病变的扩大或缩小、肿瘤有无转移、肿瘤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效果)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5.9 附注
(1)粘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其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含量为4.2%,因此两种报告方式可互相换算。
(2)加过氯酸沉淀蛋白后,需放置10min后进行过滤。加磷钨酸后,也需放置10min后再离心。倾去上清液时,须细心操作,不能使沉淀丢失,否则结果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