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yáng qǐ shí tāng
阳起石2两(别捣),白茯苓(去黑皮)3两,人参3两,甘草(炙,锉)3两,赤石脂3两,龙骨3两,伏龙肝5两,生地黄(细切,焙)1升,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续断3两。
妇人血海冷败,脱血带下,诸虚冷疾。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早晨、日午、晚后各1次。
阳起石2两,甘草2两,续断2两,干姜2两,人参2两,桂心2两,附子1两,赤石脂3两,伏龙肝5两,生地黄1升。
妇人月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乍赤乍白。
以水1斗,煮取3升2合,分4服,日3夜1。
《千金方衍义》:于四逆汤中加阳起、人参,则有阳生阴长之功,散子胜之血积;伏龙、石脂专行固脱;地黄、续断专续伤中;桂心佐姜、附,则破寒结,兼行地黄之滞也。
本方改为散剂,名“阳起石散”(见《圣惠》卷七十二)。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