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 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阴阳学说 中医证名 中医学
yáng xū
yang asthe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yang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阳虚(yang deficiency[1])为证候名[2]。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变化[2]。即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2]。
表现为面色㿠白、手足不温、怕冷、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清白、口唇色淡、口淡无味、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而润、脉虚弱等[3]。
《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通常多指气虚或命门火衰,因气与命门均属阳[3]。肺主气,气虚多属肺气虚或中气不足,因而表气不固,故外寒;阳虚则阴盛,故命门火衰亦多见功能衰惫、浊阴积潴的病证[3]。此外,心阳虚、脾阳虚等亦属阳虚范畴[3]。
治宜温补阳气。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