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药品标准
2.1 正式名
2.2 汉语拼音
Yan Suan Wuladi`er Zhu She Ye
2.3 标准号
WS-039(X-035)-2000
2.4 拉丁文或英文
Urapidil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2.5 主要活性成分
2.6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2.7 鉴别
(1)取本品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乌拉地尔对照品适量,用水制成每1ml中含乌拉地尔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醇-二乙胺(10:7:0.6)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2)按乌拉地尔鉴别(2)项下,取本品加入水制成每1ml中约含8μg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 A)测定,应在269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审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委员会 审订 陕西省西安制药厂 提出
河北省药物研究所
本标准自2000年3月29日起试行,试行期2年。
保护期6年,保护期内,其它单位不得仿制。
(3)本品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Ⅲ))。
2.8 检查
pH值 应为5.8~6.5(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Ⅳ H)。
有关物质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得供试溶液。精密量取此溶液1ml,置100ml量瓶中,用同一溶剂稀释至刻度,摇
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对照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器灵敏度,使主成分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取供试品溶液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杂质峰,量取各杂质峰面积之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的主峰面积。
3 热原
取本品,加灭菌注射用水稀释成每1ml中含乌拉地尔1.5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Ⅺ D),剂量按家兔体重每1kg静脉缓缓注射1ml,应符合规定。其它 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Ⅰ B)。
3.1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Ⅴ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铵-三乙胺(20:80:0.2),用磷酸调至pH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理论板数按盐酸乌拉地尔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重复进样,其相对标准差(RSD)应小于2.0%。
测定法 精密量取本品2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精密取盐酸乌拉地尔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成约0.4mg/ml的溶液,同法测定。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3.2 作用与用途
3.3 用法与用量
3.4 注意
同盐酸乌拉地尔。
3.5 剂量
3.6 标示量
含乌拉地尔(C20H29N5O3)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3.7 类别
3.8 制剂
3.9 规格
(1)5ml:25mg(以乌拉地尔计)。 (2)10ml:50mg(以乌拉地尔计)。
3.10 贮藏
密闭,在25℃以下保存。
3.11 有效期
暂定二年。
4 药品介绍
4.1 药理毒理
乌拉地尔为苯唑嗪取代的尿嘧啶,本品具有外周和中枢双重降压作用。外周主要阻断突触后α1受体,使血管扩张显著降低外周阻力。同时也有较弱的突触前α2阻滞作用,阻断儿茶酚胺的收缩血管作用(不同于哌唑嗪的外周作用);中枢作用主要通过激动5羟色胺-1A(5-HT1a)受体,降低延髓心血管中枢的交感反馈调节而降压(不同于可乐定的中枢作用)。在降血压同时,本品一般不会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在临床开放性研究中,单项麻醉时可分别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3.1%和2.1%,对高血压病人分别降低为12%和6.7%。本药对高血压病效果显著。而对血压正常者没有降压效果。脊髓麻醉时,可明显地降低收缩压约32%、舒张压27%。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中应用乌拉地尔可降低心肌氧耗量、降低肺楔嵌压及外周阻力,改善左心室功能,增加心排血量。乌拉地尔不影响糖及脂肪代谢,亦不损害肾功能。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给猫脊椎动脉注射乌拉地尔可引起显著的中枢性降压效应,其中枢性降压效应不受中枢α2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α2受体阻滞剂不能阻断乌拉地尔的中枢性降压效应。乌拉地尔对大鼠具有中度的镇静作用,这一作用亦不受α2受体阻滞剂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当给麻醉后高血压犬的脑池内注射1mg乌拉地尔后,高血压犬的血压开始下降,但心率仍保持在对照前水平。当注射剂量达2mg-4mg时,心率开始下降,但血压恢复至对照前水平,未见反射性心动过速。大鼠动物实验研究未发现乌拉地尔有致癌、致突变、致生殖能力下降的作用。动物试验未发现此药有致畸作用。
4.2 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吸收较快4~6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在肝内广泛代谢,主要为羟化,产生的对羟基化合物(M1)占50%,无生物活性,芳环邻脱甲基化合物(M2)和脲嘧啶环N-去甲基化合物(M3)为微量,有生物活性如原药。本品口服吸收后80%与蛋白结合,大部分代谢产物和10%~20%原药通过肾脏排泄,余下的通过粪便排出。口服T1/2为4.7小时,静脉T1/2为2.7小时。
4.3 适应症
2.重度和极重度高血压
3.难治性高血;
4.4 用法与用量
乌拉地尔针剂应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病人须取卧位。单次和重复静脉注射及长时间静脉点滴均可。亦可在静脉注射后持续静脉点滴。静脉注射:缓慢静注10-50 mg乌拉地尔针剂,监测血压变化,降压效果应在5分钟内即可显示。若效果不够满意,可重复用药。持续静脉点滴或使用输液泵:本品在静脉注射后,为了维持其降压效果,可持续静脉点滴,液体按下述方法配制:通常将250 mg乌拉地尔加入到合适的液体中,如生理盐水、5%或10%的葡萄糖、5%的果糖加生理盐水中。如使用输液泵维持剂量,可加入20ml注射液(相当于100mg乌拉地尔),再用上述液体稀释到50ml。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推荐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 mg, 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 mg。(若将250 mg乌拉地尔溶解在500ml液体中,则1mg乌拉地尔相当于44滴或2.2ml输入液)。静脉点滴或用输液泵输入应当在静脉注射后使用,以维持血压稳定。血压下降的程度由前15分钟内输入的药物剂量决定,然后用低剂量维持。
4.5 不良反应
1.使用乌拉地尔后,个别病例可能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烦燥、乏力、心悸、心律失常、上脸部压迫感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其原因多为血压降得太快所致,通常在数分钟内即可消失,病人无需停药。血压过度降低,可抬高下肢,补充血容量即可改善。
3.极个别病例在口服本药时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但血清免疫学研究尚未证实其因果关系。
4.6 禁忌症
1.主动脉狭部狭窄或动静脉分流患者(血流动力学无效的透析分流除外)。
2.哺乳期妇女。
4.7 注意事项
1.如果联合其它降压药使用本品前,应间隔一定的时间,必要时调整本药的剂量。
2.血压骤然下降可能引起心动过缓甚至心脏停搏。治疗期限一般不超过7天。
3.对本品过敏有皮肤搔痒、潮红,有皮疹应停药。
4.开车或操纵机器者应谨慎,可能影响其驾驶或操纵能力。
5.逾量可致低血压,可抬高下肢及增加血容量,必要时加升压药。
4.8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尚无资料说明乌拉地尔针剂在妊娠期前6个月使用的安全性,妊娠期后三个月使用的资料亦不完善。对于孕妇,仅在绝对必要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本药。哺乳期妇女亦无资料,因而亦不宜应用。
4.9 儿童用药
4.10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患者须慎用本品,初始剂量宜小。老年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时难以估计。
4.11 药物相互作用
1.乌拉地尔针剂不能与碱性液体混合,因其酸性性质可能引起溶液混浊或絮状物形成。
2.与降压药同用或饮酒可增强本品降压作用。
3.与西咪替丁同用可增加本品血药浓度15%。
4.目前无足够资料说明本品可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用,故暂不提倡与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合用。若同时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饮酒或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如腹泻、呕吐,可增强乌拉地尔针剂的降压作用。
4.12 药物过量
发生严重低血压可抬高下肢,补充血容量,如果无效,可缓慢静脉注射缩血管药物,不断监测血压变化,个别病例需使用肾上腺素。
4.13 规格
注射液25mg/5mlx 5安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