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生菌病样脓皮病

皮肤性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yá shēng jun1 bìng yàng nóng pí bìng

2 英文参考

Blastomycosis-like pyoderma

4 疾病概述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继发于皮肤细菌感染的慢性组织增生性反应性脓皮病。临床表现类似芽生菌病。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酒精中毒免疫功能低下者。

5 疾病描述

本菌由De Azua和Pans(1906年)首先报道,系一种少见的表现为组织增生反应的特殊类型慢性脓皮病。

6 症状体征

皮损常发生外伤处,但以后可在正常部位出现新的损害。其损害可逐渐向四周扩张,而形成环状斑块,其边缘高起呈疣状,上有厚痂,去除后,可见很多脓疡,有脓汁渗出。以后中心痊愈,留有瘢痕。外观酷似芽生菌病脓液具有恶臭,此与真性芽生菌病可不相同,多为单发。

7 疾病病因

本症系由于机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绿脓杆菌感染发生的不正常反应。Daniel Zu等认为是机体免疫力低下,对细菌防御能力下降的一种异常组织反应。但亦有人发现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未见明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

8 病理生理

表皮呈假性上皮瘤样增生,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见肉芽肿改变,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9 诊断检查

Oaniel Su提出六条诊断标准:①为较大的疣状斑块,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边缘隆起;②病理组织为假性上皮瘤样增生;③培养至少有一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绿脓杆菌生长;④深部真菌、非典型分支杆菌结核杆菌培养均阴性;⑤真菌血清试验阴性;⑥无服溴剂史,血清溴水平正常。前三条为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后三条是鉴别诊断标准。本症必须与深部真菌病,特别是着色芽生菌病、增殖性溴碘疹、坏疽性脓皮病寻常狼疮疣状皮肤结核等病相区别。根据以上六条标准,可以区别。

10 治疗方案

提高机体抵抗力,局部可先用清洁剂,如0.02%呋喃西林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并除结痂,再外用抗生素软膏。全身可使用足量的抗生素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