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法 中医学 中药学
yǐ zàng bǔ zàng
以脏补脏指以动物的内脏组织为药,治疗人体同名脏腑的病患[1]。脏器疗法为用动物的内脏器官、组织、腺体等作为药物,预防和治疗人体相应脏器、组织、腺体的疾病,称为动物脏器食疗方法,简称脏器疗法[2]。因动物脏器组织系“血肉有情之品”,其作用主要是培补精血、补益脏气,故历史上又常称为“以脏补脏”[2]。动物脏器作为药用,在汉代《五十二病方》中即已开始,明确提出“以脏补脏”说法的为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之作了全面的总结,归纳为“以胃治胃、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以骨入骨、以髓补髓、以皮治皮”二十四字法[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