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操作名称
心导管检查
4 适应证
右心导管检查适用于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不典型动脉导管未闭等
(1)用于诊断:对于某种心脏疾病目前所沿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不能确定诊断时,需要作心导管检查。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或不典型动脉导管未闭,鉴别诊断时需要作右心导管检查。
(2)用于判断疾病程度和确定手术适应症:如肺动脉瓣狭窄时,当右室与肺动脉收缩压差>50面mmHg时则更应倾向于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一旦肺动脉压高于体循环压力时,则提示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法洛四联症术前行右心导管检查核心室造影有助于了解病变部位和程度。
(3)用于诊断肺血栓栓塞性疾病。
(4)用于诊断心包填塞或缩窄。
7 方法
1.心导管检查方法 在大腿根部或手臂上切开一个约3mm的小口,利用静脉插入一根细细的导管,把心脏各个部位与体表之间连成一个通道。在专用的X光影像设备下,可以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操作:
其一,在心脏和大血管各个部位(包括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上、下腔静脉,肺动、静脉及体动脉)取少量血液样本进行血氧含含量分析和进行压力监测,通过这些数据,作出血液动力学的定量判断,了解心内缺损分流量的大小、肺血管阻力的情况以及各部位之间的压力差异。
其二,在心脏大血管不同部位注入造影剂,采用摄像技术,清晰动态地显示各房、室和大血管的腔内结构及瓣膜的活动情况,对心脏房、室与大血管的位置变异,心内缺损、狭窄,能非常直观地显示出来。是解决先心病复杂畸形定性诊断最有效的手段,对外科行矫正手术和判断预后非常有帮助。
其三,在心导管检查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介入性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术、内支架术、封堵术、开窗术等。
2.做完心导管检查后,应注意病人有无心跳、呼吸明显增快现象。做造影检查的患儿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造影剂的反应症状。一般这些症状过几小时后就会好转,还要注意切口有无出血、渗血,血肿、肢体发凉等情况,如有应及时找医生检查。做完造影后,如无呕吐,可少量饮水,4~6小时后可以进食。术后卧床24小时,局部伤口沙袋加压6小时,暂不宜剧烈活动,防止血管伤口破裂出血。如有切口缝线,术后七日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