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玉露散
3.1 别名
甘露饮(《小儿药证直诀》卷下)、玉露饮(《活幼新书》卷下)。
3.2 处方
3.3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3.4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玉露散主治小儿伤热,吐泻黄瘦[1]。
清热除烦,和中止泻。治小儿伤热吐泻;中暑昏迷,烦渴不止,心躁体热,头疼。
3.5 用法用量
每服1~3克,食后用温汤调下。
3.6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5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玉露散
5.1 组成
5.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1]。
5.3 功能主治
主治暑病,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肋作痛;霍乱吐泻不止;妇人产后1-2日潮热口干。
5.4 用法用量
每服五钱,水调下[1]。
7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方之玉露散
7.1 别名
7.2 组成
茯苓(锉)半两,人参(去芦,切片)半两,甘草(炙)半两,桔梗(去芦,切,焙)1两,白芷(洗,锉)1两,川芎(洗,锉)1两,川大黄(湿纸裹,慢火煨熟,锉)1分,当归(去芦须,切)1分,芍药3分(洗,锉)。
7.3 功效主治
《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三方之玉露散功在凉膈,压热,下乳。主治产后乳脉不行,烦热,或大肠滞涩,肢体疼痛。
7.4 用法用量
每服2平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日3次。
7.5 运用
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7.7 附注
8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三方之玉露散
8.1 组成
人参1钱,白茯苓1钱,桔梗(炒)1钱,芍药1钱,甘草(炙)6分。
8.2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三方之玉露散主治乳脉不行,身体壮热,头目昏痛,大便涩滞。
8.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9 《普济方》卷三四六引《便产须知》方之玉露散
9.1 组成
人参、获苓、甘草、半夏(制)、桔梗、川芎、远志(去心)、当归、芍药各等分。
9.2 制备方法
上锉。
9.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四六引《便产须知》方之玉露散主治产后乳脉将行,产3日后,体热头痛,胸腑气刺。
9.4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大半盏服。
9.5 附注
12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玉露散
12.1 组成
人参1钱,获苓1钱,当归1钱,白芍(炒)1钱,桔梗1钱,川芎6分,柴胡6分,炙甘草6分。
12.2 主治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玉露散主治乳汁不行,身体壮热,头目晕痛属虚者。
12.3 用法用量
水煎服。
15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