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上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先天性畸形、结核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是造成该部不稳定的重要原因,尽管该区椎管矢状径较大,但可因解剖结构的不稳引起椎管局限性狭窄,导致颈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此时,减压和维持寰枢椎的稳定是治疗的基本目的。枕颈融合术则是在其他治疗措施仍不足以保持其稳定时才采用的一种永久性稳定措施。
单纯枕颈融合术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6.1.1.1-1~3.26.1.1.1-3)。
6 适应症
单纯枕颈融合术适用于:
1.寰椎骨折、寰椎横韧带损伤所致上颈椎不稳定,合并或不合并颈脊髓压迫症。
2.陈旧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者,如齿突骨折不愈合、寰椎椎弓骨折以及寰枢椎脱位合并脊髓压迫症。
3.寰枢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或病灶稳定,但伴有颈椎骨性结构不稳定者。
8 术前准备
1.颅骨牵引,对上颈椎因创伤、肿瘤或畸形伴有明显脱位及严重脊髓压迫症者,采用颅骨牵引可试行复位,减轻脊髓压迫并有利于术中和术后制动。但对寰枕关节脱位者不能行牵引,宜行Halo-Vest制动。
10 手术步骤
10.1 1.切口
自枕骨粗隆上方2.0cm至颈4作后正中直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
10.2 2.枕骨和颈椎椎板显露
显露时宜先分别自上而下显露枕部和自下而上显露颈2~3椎板,两者会合显露寰椎后弓。枕部显露枕肌后,沿骨膜下紧贴骨膜切割枕肌并向两侧剥离,两侧各2.0cm,下方达枕骨大孔上缘。辨认颈2~3棘突后沿棘突一侧,切开项韧带、肌膜和颈后肌群附着部,以手指探查确定椎板后再以骨膜剥离器沿棘突和椎板做骨膜下剥离,干纱布条填塞止血。将枢椎椎板上缘附着肌止点切断剥离,用自动拉钩将枕部和颈部肌肉牵开。
10.3 3.骨移植物的修整
将髂骨骨块表面残留的软组织剔除干净。通常将凹面骨皮质切除,取其一端修剪成鱼尾状并在其上方钻一骨孔,用两根10号丝线穿过骨孔,分别在两侧方结扎打结。
10.4 4.移植骨床的准备
于枕骨大孔上方4~5cm处将枕骨凿制枕骨骨瓣,长约30mm,宽20mm,深达板障骨,连同骨膜向下翻转。亦可只在枕骨部凿成一长10mm,宽2.0mm骨槽,还可于枕骨植骨处,侧方凿制一骨瓣向上翻开(图3.26.1.1.1-4,3.26.1.1.1-5)。枢椎棘突基底部,用咬骨钳咬成豁口,豁口两侧椎板制成粗糙面(但不宜用骨凿,以防震动损伤颈脊髓)。
10.5 5.植骨
将修整的植骨块去皮质侧朝下,鱼尾状的一端与枢椎棘突豁口相互嵌紧,将固定丝线分别自左右不同水平贯穿颈2~3棘间韧带,相互结扎,使之牢固固定。移植骨块上端抵于枕骨瓣翻转处或骨槽内(图3.26.1.1.1-6~3.26.1.1.1-8)。植骨块两端可用修剪植骨块所得的松质骨粒填充于周围,有利于植骨愈合。
10.6 6.缝合
植骨前,以冷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清除骨和软组织碎屑。植骨完成后,间断缝合枕肌,将植骨块近端牢固贴压于枕骨植骨床上,然后缝合颈后肌群、筋膜、皮下和皮肤。
11 术中注意要点
1.枕肌剥离宜紧贴骨膜外,避免损伤肌肉引起出血,贻误手术时间。
2.显露枕颈区时,操作应耐心,并熟悉该部解剖特点,尤其伴有寰枢椎不稳时,任何粗暴动作都可能造成脊髓损伤。
3.植骨床准备必须能使植骨块上下两端接触松质骨面,以利于骨性愈合。
4.该手术不做寰椎后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