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法 针灸学 中医学
zhōng bìng bàng qǔ
中病傍取为取穴法则之一。指中部的病症取用其周围的穴位。[1]《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失常》:“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并例举具体治法如:“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
参见“病在中旁取之”:
“病在中旁取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即病的主要证候表现在人体中部,用药治疗或进行针灸,应从两侧着手。如胃脘痛,针刺四肢的合谷、内关、足三里等[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