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zhōng yī yào ān tāi fǎ yán jiū
Study on miscarriage prevention b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中医药安胎法研究是用中医中药治疗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的研究课题。
认为导致胎漏、胎动及滑胎的原因总不外脾肾虚损、气血不足、冲任失固等几个方面,其中尤以肾不载胎、脾失摄养为发病关键。此外,尚与阴虚血热、瘀血内滞有关。
本病治法总以安胎为主,随证应用补肾,扶脾、养血、清热、化瘀及固冲止血等法。罗元恺认为,安胎“除应以滋肾补肾为主外,同时必须辅之以健脾而调理气血,使肾与脾、先天与后天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巩固胎元,并适当辨别孕妇具体的寒热虚实,参照用药”。哈荔田也认为“安胎当以补脾肾、益气血、固冲任为要”。
罗元恺自60年代即以吉林参、党参、白术、菟丝子、桑寄生、川续断、阿胶等组成滋肾育胎丸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等。动物实验证实.该方有一定的促性腺和生殖器官发育的作用。张玉珍等用本方治疗133例,有效率为94.35%,对寿胎丸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实验证实,寿胎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强垂体一卵巢促黄体功能,具雌激素样活性,可促进子宫生长发育。朱金凤等用寿胎丸加味治疗先兆流产110例,有效率为96.36%;刘燕宁等追访了30例用寿胎丸加减保胎后出生的儿童,通过智商及体格发育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寿胎丸对后代无不良影响,服药组智商高于120的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