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中药学 解毒消痈 利湿退黄 利水消肿 中药材
zhū chì dòu
朱赤豆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赤小豆之别名[1]。
红豆、红小豆、朱赤豆[2]。
豆科植物赤小豆Phaseoluscalcaratus Roxb.或赤豆P.angularis Wight的种子[2]。主产广东、广西、江西等地[2]。
甘、酸,微寒[2]。入心、小肠、脾经[2]。
功在利水消肿,除湿退黄,解毒消痈[2]。
1.治水肿,脚气,黄疸,淋证,便血,泻痢[2]。煎服:9~30g[2]。
2.治乳痈,痈疽,腮腺炎,风疹瘙痒,湿疹,研末调敷[2]。
赤小豆花:治疟疾,痢疾,消渴,痔瘘下血[2]。
赤小豆叶:治小便数[2]。
赤豆含蛋白质20.7%,脂肪0.5%,糖类58%,微量的维生素B1、B2以及烟酸、钙、铁、磷等[2]。还含三萜皂苷类[2]。
20%赤豆蒸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伤寒杆菌等有抑制作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