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 活血调经 中药学
zhū shā qī
朱砂七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本草图经》记载的红药子之别名[1]。
赤药、朱砂七、猴血七[2]。
蓼科植物毛脉蓼Polygonumciliinerve (Nakai) Ohwi的块根[2]。主产陕西、甘肃、河南[2]。
苦、微涩,凉[2]。入肺、大肠、肝经[2]。
功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调经[2]。
①治扁桃体炎,胃炎,胃溃疡,肠炎,痢疾,尿路感染[2]。
②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2]。煎服:3~5g[2]。
③治外伤感染、出血,跌打损伤,痈疖[2]。研粉敷[2]。
少数病人服后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肢麻及头晕等反应[2]。孕妇慎服[2]。
本品含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大黄酸及食用大黄苷(Rhapontin)等[2]。
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绿脓、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多种呼吸道及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2]。大黄素甲醚有致突变现象[2]。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