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粥

中医学 养生粥 食疗 方剂学 方剂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1 拼音

zhú yè zhōu

2 《圣惠》卷九十七

2.1 别名

苦竹叶粥

2.2 组成

竹叶50片(洗净),石膏3两,沙糖1两,折粳米2两。

2.3 功效

清心火,除烦热

2.4 主治

风热目赤头痛;湿病口渴心烦,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痈疽肿毒,以及小儿高热惊风中暑

2.5 用法用量

以水3大盏,煎石膏等2味,取2盏,去滓澄清,用米煮粥,粥熟,入沙糖食之。

2.6 用药禁忌

胃寒病人或阴虚发热者不宜选用。在发热期间,竹叶粥宜煮稀薄,不要稠厚。

2.7 附注

苦竹叶粥(《圣济总录》卷一九○)。

3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3.1 组成

竹叶1握(细切),粟米2合(净淘)。

3.2 主治

风热风痫心烦惊悸

3.3 用法用量

以水2升,煮竹叶,取1升,去滓,投米作粥食。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