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zī yīn dì huáng wán
熟地黄30克 白茯苓12克 山茱萸15克 甘菊12克 牡丹皮12克 何首乌(黑豆蒸三次)黄柏各12克
上药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滋阴降火。治肾阴不足,两耳虚鸣,脓汁不干者。
每次30~5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赤水玄珠》卷二十六
滋阴地黄丸
熟地黄(姜汁浸、焙)4两,山药1两,白茯苓(去皮)1两半,牡丹皮(去皮)1两半,泽泻(去毛)1两半,天门冬(去心)2两,生地(酒洗)2两,麦门冬(去心)2两,知母(酒炒,去毛)2两,贝母(去心)2两,当归(酒洗)2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香附米(童便浸、炒)2两。
妇人经水不调,或不通,虚劳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发热咳嗽,盗汗痰喘,一切虚损瘦怯之病。
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痰吐,淡姜汤送下。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熟地、柴胡、天冬、川连、甘草、生地、黄芩、玉竹、知母、当归、江壳。
麻症血弱气虚,不能养心,目赤。
熟地、山药、山萸、五味子、麦冬、当归、菊花、枸杞、肉苁蓉、巴戟各等分。
阴虚火燥,唇裂如茧。
每服70-80丸,空心白滚汤下。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