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概述
足底内侧皮瓣是以胫后动脉的分支足底内侧动脉提供血供的足心组织瓣。足心是非负重区,皮肤质地好,是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理想供皮区。
胫后动脉在内踝后经跖管入足底,在展肌起点深面分为跖内、外侧动脉。足底内侧动脉在
展肌起始不远即发出深支,于
展肌深面前行与足底动脉弓的分支吻合。其深支在行程中不断发出皮支,分布于足底内侧皮肤。伴行静脉是皮瓣的回流静脉,皮瓣的神经由胫后神经发出的足底内侧皮神经(图3.9.1.2.4.1-1)。
7 手术步骤
于内踝最高点下方3.5cm至第1跖骨头画一连线为皮瓣的轴线,按手掌皮肤缺损面积的布样在足底轴线两侧画出皮瓣范围(图3.9.1.2.4.1-2)。于内踝后方切口皮肤,解剖分离胫后动、静脉及神经(图3.9.1.2.4.1-3),切断结扎无关分支直至动脉分叉处,沿足底内侧动脉之轴线切开皮瓣近侧缘及部分展肌,沿足底内侧动脉走向自足底深部分离该动脉,并保护由深支发出走向皮瓣的分支,于深筋膜下掀起皮瓣(图3.9.1.2.4.1-4),并使足底内侧皮神经完好。此时,除胫后动、静脉及足底内侧皮神经相连外皮瓣已完全游离。
受区创面经清创,于前臂远端找出桡尺动静脉或掌弓,与创缘间贯通皮下隧道,在掌侧创缘近端找到一皮神经。受区可接受皮瓣移植。根据创缘与受区血管间皮下隧道的距离为胫后血管蒂的长度,经分离已达足够长度时即可断蒂,把皮瓣移至受区,经调整位置后,先把皮瓣与手掌创缘简单缝合固定数针,把胫后血管蒂通过皮下隧道引至受区血管,胫后动脉的伴行静脉与受区静脉行端端吻合,胫后动脉与受区动脉行端端或端侧吻合(图3.9.1.2.4.1-5),重建皮瓣的血液循环。把足底内侧皮神经与手掌近端皮神经行束膜缝合,最后缝合皮肤,留观察窗包扎术毕。供区创面取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