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
大麦
(《别录》中品)
【释名】牟麦。
时珍曰︰麦之苗粒皆大于来,故得大名。牟亦大也。通作。
【集解】弘景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麦,惟皮薄尔。
恭曰︰大麦出关中,即青稞麦,形似小麦而大,皮浓,故谓大麦,不似麦也。
颂曰︰大麦今南北皆能种莳。麦有二种︰一种类小麦而大,一种类大麦而大。
藏器曰︰大、二麦,前后两出。盖麦是连皮者,大麦是麦米,但分有壳、无壳也。苏以青稞为大麦,非矣。青稞似大麦,天生皮肉相离,秦陇巴西种之。今人将当大麦米之,不能分也。
陈承曰︰小麦,今人以磨面日用者为之。大麦,今人以粒皮似稻者为之,作饭滑,饲马良。麦,今人以似小麦而大粒,色青黄,作面脆硬,食多胀人,汴洛、河北之间又呼为黄稞。关中一种青稞,比近道者粒微小,色微青,专以饲马,未见入药用。然大、二麦,其名差互。今之麦似小麦而大者,当谓之大麦;今之大麦不似小麦而矿脆者,当谓之麦。不可不审。
时珍曰︰大、二麦,注者不一。按︰《吴普本草》︰大麦一名麦,五谷之长也。王祯《农书》云︰青稞有大、小二种,似大、小麦,而粒大皮薄,多面无麸,西人种之,不过与大、小麦异名而已。郭义恭《广志》云︰大麦有黑麦。有KT麦(出凉州,似大麦)。有赤麦(赤色而肥)。据此则麦是大麦中一种皮浓而青色者也。大抵是一类异种,如粟、粳之种近百,总是一类,但方土有不同尔。故二麦主治不甚相远。大麦亦有粘者,名糯麦,可以酿酒。
【气味】咸,温、微寒,无毒。为五谷长,令人多热。
诜曰︰暴食似脚弱,为下气故也。久服宜人。熟则有益,带生则冷而损人。石蜜为之使。
【主治】消渴除热,益气调中(《别录》)。补虚劣,壮血脉,益颜色,实五脏,化谷食,止泄,不动风气。久食,令人肥白,滑肌肤。为面,胜于小麦,无躁热(士良)。面︰平胃止渴,消食疗胀满(苏恭)。久食,头发不白。和针砂、没石子等,染发黑色(孟诜)。宽胸下【发明】宗奭曰︰大麦性平凉滑腻。有人患缠喉风,食不能下。用此面作稀糊,令咽以助胃气而平。三伏中,朝廷作,以赐臣下。
震亨曰︰大麦初熟,人多炒食。此物有火,能生热病,人不知也。
时珍曰︰大麦作饭食,响而有益。煮粥甚滑。磨面作酱甚甘美。
【附方】旧三,新六。
食饱烦胀,但欲卧者︰大麦面熬微香,每白汤服方寸匕,佳。(《肘后方》)。
膜外水汽︰大麦面、甘遂末各半两,水和作饼,炙熟食,取利。(《总录》)。
小儿伤乳,腹胀烦闷欲睡︰大麦面生用,水调一钱服。白面微炒亦可。(《保幼大全》)。
肿毒已破︰青大麦(去须,炒),暴花为末,敷之。成靥,揭去又敷。数次即愈。
麦芒入目︰大麦煮汁洗之,即出。(孙真人方)。
汤火伤灼︰大麦炒黑,研末,油调搽之。
被伤肠出︰以大麦粥汁洗肠推入,但饮米糜,百日乃可。(《千金》)。
卒患淋痛︰大麦三两煎汤,入姜汁、蜂蜜,代茶饮。(《圣惠方》)。
大麦
- 大麦【本草纲目】图文版
- 大麦【中药大全】
- 大麦《本草乘雅半偈》
- 大麦《本草乘雅半偈》
- 大麦《本草从新》
- 大麦《本草撮要》
- 大麦《本草分经》
- 大麦《本草纲目》
- 大麦《本草衍义》
- 大麦《本草易读》
- 大麦《本草易读》
- 大麦《本草择要纲目》
- 大麦《本草择要纲目》
- 大麦《得配本草》
- 大麦《冯氏锦囊秘录》
- 大麦《名医别录》
- 大麦《千金翼方》
- 大麦《食疗本草》
- 大麦《汤液本草》
- 大麦《吴普本草》
- 大麦《新修本草》
- 大麦《药鉴》
- 大麦《药鉴》
- 大麦《药性切用》
- 大麦《药征续编》
- 大麦《药征续编》
- 大麦《饮膳正要》
- 大麦《饮食须知》
- 大麦《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大麦《长沙药解》
- 大麦《长沙药解》
- 大麦《证类本草》
- 大麦《证类本草》
- 大麦冬【中药图谱】
- 大麦饭《保健药膳》
- 大麦饭《保健药膳》
- 大麦秸【中药大全】
- 大麦面《本草易读》
- 大麦苗【中药大全】
- 大麦奴【中药大全】
- 大麦泡【中药大全】
- 大麦曲【本草纲目】
- 大麦汤《保健药膳》
- 大麦汤《保健药膳》
- 大麦汤《备急千金要方》
- 大麦汤《饮膳正要》
- 大麦芽《本草备要》
- 大麦芽《本草易读》
- 大麦芽《滇南本草》
- 大麦芽《滇南本草》
- 大麦醋糟【本草纲目】
- 大麦醋糟【中药大全】
- 大麦粉糊《保健药膳》
- 大麦粉糊《保健药膳》
- 大麦米粥《保健药膳》
- 大麦米粥《保健药膳》
- 大麦片粉《饮膳正要》
- 大麦芽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大麦芽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 大麦奴汤方《备急千金要方》
- 大麦算子粉《饮膳正要》
- 久坐电脑前 多喝大麦茶【健身常识】
- 小儿疳积食疗方-大麦粥【中医食疗儿科食疗】
大麦
《本草纲目》谷部
- 胡麻
- 白油麻
- 胡麻油
- 亚麻
- 大麻
- 麻勃
- 麻
- 麻仁
- 麻油
- 麻叶
- 黄麻
- 麻根
- 沤麻汁
- 小麦
- 麦麸
- 面
- 麦粉
- 面筋
- 麦苗
- 大麦
- 麦
- 雀麦
- 荞麦
- 苦荞麦
- 稻
- 稻穰
- 粳
- 粳米
- 淅二泔(米沈)
- 炒米汤
- 禾秆
- 占稻(早稻)
- 稷
- 黍
- 丹黍米
- 蜀黍
- 玉蜀黍
- 粱
- 黄粱米
- 白粱米
- 青粱米
- 粟
- 粟米
- 粟泔汁
- 粟糖
- 粟奴
- 秫
- 龙爪粟,鸭爪稗
- 稗
- 野狼尾草
- 东蓬葵
- 菰米
- 蓬草子
- 皇草
- 自然谷
- 薏苡
- 薏苡仁
- 薏苡根
- 薏苡叶
- 罂子粟
- 阿芙蓉
- 大豆
- 黑大豆(黑豆)
- 大豆皮
- 豆叶
- 豆花
- 大豆黄卷
- 黄大豆
- 赤小豆
- 腐婢
- 绿豆
- 绿豆粉
- 豆皮
- 白豆
- 豆
- 豌豆
- 蚕豆
- 豇豆
- 蛾眉豆(沿篱豆)
- 白扁豆
- 白扁豆花
- 刀豆
- 黎豆
- 大豆豉
- 淡豉
- 蒲州豉
- 豆黄
- 豆腐
- 陈廪米
- 饭
- 青精干石饭
- 粥
- 糗
- 糕
- 粽
- 寒具(环饼,捻头)
- 蒸饼
- 女曲(黄子)
- 黄蒸(麦黄)
- 曲(酒母,酒曲)
- 小麦曲
- 大麦曲
- 面曲,米曲
- 神曲
- 红曲
- 米
- 饴糖
- 酱
- 榆仁酱
- 芜荑酱
- 醋
- 米醋
- 酒
- 米酒
- 糟笋节中酒
- 东阳酒
- 姜酒
- 葱豉酒
- 戊戌酒
- 烧酒
- 葡萄酒
- 酿酒
- 糟
- 酒糟
- 大麦醋糟
- 干饧糟
- 米秕
- 舂杵头细糠
- 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