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羊

黄羊

(《纲目》)

【释名】羊(音烦)、茧耳羊。

时珍曰︰羊腹带黄,故名。或云幼稚曰黄,此羊肥小故也。《尔雅》谓之,出西番也。其耳甚小,西人谓之茧耳。

【集解】时珍曰︰黄羊出关西、西番及桂林诸处。有四种,状与羊同,但低小细肋,腹下带黄色,角似羊,喜卧沙地。生沙漠,能走善卧,独居而尾内,或群至数十者,名曰黄羊。生临洮诸处,甚大而尾似獐、鹿者,名洮羊。其皮皆可为衾褥。出南方桂林者,则深褐色,黑脊白斑,与鹿相近也。

【气味】甘,温,无毒。《正要》云︰煮汤少味。脑不可食。

【主治】补中益气,治劳伤虚寒(时珍)。出《正要》

【主治】补益功同羊髓(《正要》)。

兽部相关 胡羊 羊子 羊屎 羊溺 羊须 羊悬蹄毛 羊胫骨 羊尾骨 羊脊骨

黄羊

《本草纲目》兽部

本草相关医书

    【中医宝典】网站地图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