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

【释名】莱(《诗疏》)、红心灰(《玉册》)、鹤顶草(《土宿本草》)、胭脂菜(详下文)。

【集解】时珍曰︰藜处处有之。即灰之红心者,茎、叶稍大。河朔人名落藜,南人名胭脂菜,亦曰鹤顶草,皆因形色名也。嫩时亦可食,故昔人谓藜藿与膏粱不同。老则茎可为杖。《诗》云︰南山有台,北山有莱。陆玑注云︰莱即藜也。初生可食。谯、沛人以鸡苏为莱,《三苍》以茱萸为莱,皆名同物异也。《韵府》谓藜为落帚,亦误矣。《宝藏论》云︰鹤顶龙芽,其顶如鹤,八九月和子收之,入外丹用。

【气味】甘,平,微毒。

时珍曰︰按︰《庚辛玉册》云︰鹤顶,阴草也。捣汁煮粉霜,烧灰淋汁煎粉霜,伏矾石,结草砂,制硫,伏汞及雌黄、砒石。

【主治】杀虫(藏器)。煎汤,洗虫,漱齿。捣烂,涂诸虫伤,去癜(时珍)。

【附方】新一。

白癜风︰红灰五斤,茄子根、茎三斤,苍耳根、茎五斤,并晒干烧灰,以水一斗煎汤淋汁熬成膏,别以好乳香半两,铅霜一分,腻粉一分,炼成牛脂二两,和匀,每日涂三次。(《圣惠》)

【主治】烧灰,和荻灰、蒿灰等分,水和蒸,取汁煎膏。点疣赘、黑子,蚀恶肉(时珍)。

菜部相关秦荻藜 灰涤菜(金锁夭) 鹿藿 翘摇  水蕨   落葵 生瓜菜

《本草纲目》菜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