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肉

鹿肉

【气味】

甘,温,无毒。诜曰︰九月以后,正月以前,堪食。他月不可食,发冷痛。白臆者、豹文者,并不可食。鹿肉脯,炙之不动,及见水而动,或曝之不燥者,并杀人。不可同雉肉、蒲白、鱼、虾食,发恶疮。《礼记》云︰食鹿去

【主治】

补中益气力,强五脏。生者疗中风口僻,割片薄之(《别录》。

华陀云︰中口偏者,以生肉同生椒捣贴,正即除之)。

养血生容,治产后风虚邪僻(时珍。《外台》有鹿肉汤)。

【发明】

思邈曰︰壶居士言鹿性多警烈,能别良草,止食葛花、葛叶、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荠、齐头蒿、山苍耳,他草不食,处必山冈,故产则归下泽。

飨神用其肉者,以其性烈清净也。凡药饵之人,久食鹿肉,服药必不得力,为其食解毒之草制诸药也。

弘景曰︰野兽之中,獐、鹿可食生,则不膻腥。又非十二辰属,八卦无主,且温补,于人生死无尤,道家许听为脯。过其余,虽鸡、犬、牛、羊补益,于亡魂有愆责,并宗奭曰︰三祀皆以鹿腊,亦取此义,且味亦胜他肉。

时珍曰︰邵氏言︰鹿之一身皆益人,或煮,或蒸,或脯,同酒食之良。大抵鹿乃仙兽,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陶说亦妄耳。

兽部相关鹿头肉 鹿骨 鹿齿 鹿角 鹿茸 鹿 山羊肉 山羊 羚羊鼻 羚羊胆

《本草纲目》兽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