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节
藕节
【气味】涩,平,无毒。
大明曰︰冷。伏硫黄。
【主治】捣汁饮,主吐血不止,及口鼻出血(甄权)。消瘀血,解热毒。产后血闷,和地黄研汁
【发明】时珍曰︰一男子病血淋,痛胀祈死。予以藕汁调发灰,每服二钱,服三日而血止痛除。按︰赵《养漫笔》云︰宋孝宗患痢,众医不效。高宗偶见一小药肆,召而问之。
其人问得病之由,乃食湖蟹所致。遂诊脉,曰︰此冷痢也。乃用新采藕节捣烂,热酒调下,数服即愈。高宗大喜,就以捣药金杵臼赐之,人遂称为金杵臼严防御家,可谓不世之遇也。
【附方】新五。
鼻衄不止︰藕节捣汁饮,并滴鼻中。
猝暴吐血︰双荷散︰用藕节、荷蒂各七个,以蜜少许擂烂,用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或为末丸服亦可。(《圣惠》)
大便下血︰藕节晒干研末,人参、白蜜煎汤,调服二钱,日二服。(《全幼心鉴》)
遗精白浊,心虚不宁︰金锁玉关丸︰用藕节、莲花须、莲子肉、芡实肉、山药、白茯苓、白茯神各二两,为末。用金樱子二斤捶碎,以水一斗,熬八分,去滓,再熬成膏,入少面和药,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
鼻渊脑泻︰藕节、芎,焙研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普济》)
藕节
- 藕节【中草药图片】
- 藕节【中药大全】
- 藕节《本草从新》
- 藕节《本草易读》
- 藕节《本草易读》
- 藕节《本草择要纲目》
- 藕节《本草择要纲目》
- 藕节《药性切用》
- 藕节《中药炮制》
- 藕节《中药学》
- 藕节毒《中医词典》
- 藕节散《冯氏锦囊秘录》
- 藕节简介【中药基础】
- 藕节治乳腺增生【中药偏方秘方】
- 荠菜蜜枣藕节汤《保健药膳》
- 荠菜蜜枣藕节汤《保健药膳》
- 中药藕节详细介绍【中药基础】
- 藕节治乳腺增生验方【乳腺病偏方秘方】
- 肘痈(俗名病藕节。)《证治准绳·疡医》
《本草纲目》果部
- 李
- 李实
- 李核仁
- 李根白皮
- 李花
- 李叶
- 李树胶
- 杏
- 杏实
- 杏仁(杏核仁)
- 杏花
- 杏叶
- 杏枝
- 杏根
- 巴旦杏
- 梅
- 梅实
- 乌梅
- 白梅
- 梅核仁
- 梅花
- 梅叶
- 梅根
- 木梅
- 桃
- 桃实
- 桃仁(桃核仁)
- 桃毛
- 桃枭
- 桃花
- 桃叶
- 桃茎,桃白皮
- 桃胶
- 桃符
- 桃橛
- 栗
- 栗实
- 栗内薄皮
- 栗壳
- 栗毛球
- 栗花
- 栗树皮
- 栗根
- 天师栗
- 枣
- 生枣
- 大枣
-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 枣叶
- 枣木心
- 枣根
- 枣皮
- 仲思枣
- 苦枣
- 梨
- 梨实
- 梨花
- 梨叶
- 梨木皮
- 鹿梨
- 棠梨
- 海红(海棠梨)
- 木瓜
- 楂子
- 楂
- 温孛
- 山楂
- 赤爪木
- 庵罗果
- 柰(频婆)
- 林檎(文林郎果)
- 柿
- 漆柿(绿柿)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 安石榴
- 甘石榴
- 酸石榴
- 酸榴皮
- 酸榴东行根
- 榴花
- 橘
- 橘实
- 黄橘皮
- 青橘皮
- 橘瓤上筋膜
- 橘核
- 橘叶
- 柑
- 橙
- 柚
- 枸橼
- 金橘
- 枇杷
- 杨梅
- 樱桃
- 山婴桃
- 银杏
- 胡桃
- 胡桃仁
- 油胡桃
- 胡桃青皮
- 胡桃树皮
- 胡桃壳
- 榛
- 阿月浑子
- 槠子
- 钩栗
- 橡实
- 槲实
- 荔枝
- 荔枝实
- 荔枝核
- 荔枝壳
- 荔枝花,荔枝皮根
- 龙眼
- 龙眼实
- 龙眼核
- 龙荔
- 橄榄
- 橄榄实
- 橄榄仁
- 橄榄核
- 木威子
- 庵摩勒
- 毗梨勒
- 五敛子
- 五子实
- 榧实
- 海松子
- 槟榔
- 大腹子
- 椰子
- 无漏子
- 桄榔子
- 木面
- 波罗蜜
- 无花果
- 阿勒勃
- 沙棠果
- 蟾子
- 麂目
- 都桷子
- 都念子
- 都咸子
- 摩厨子
- 韶子
- 马槟榔
- 枳(蜜枳)
- 秦椒
- 蜀椒
- 崖椒
- 蔓椒
- 地椒
- 胡椒
- 毕澄茄
- 吴茱萸
- 食茱萸
- 盐麸子
- 醋林子
- 茗
- 皋芦
- 甜瓜
- 瓜蒂
- 西瓜
- 葡萄
- 婴郁
- 猕猴桃
- 甘蔗
- 沙糖
- 石蜜
- 刺蜜
- 莲藕
- 莲实
- 藕
- 藕丝菜
- 藕节
- 莲薏(苦薏)
- 莲蕊须
- 莲花
- 莲房
- 荷叶
- 红白莲花
- 芰实
- 芰花
- 乌菱壳
- 芡实
- 乌芋
- 慈菇
- 附录诸果
- 诸果有毒
- 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