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

乌蔹莓

(《唐本草》)

【释名】五叶莓(弘景)、茏草(保升)、拔(《尔雅》)、茏葛(同)、赤葛(《纲目》)、五爪龙(同)、赤泼藤。

时珍曰︰五叶如白蔹,故曰乌蔹,俗名五爪龙。江东呼龙尾,亦曰虎葛。曰龙、曰葛,并取蔓形。赤泼与赤葛及拔音相近。

【集解】弘景曰︰五叶莓生篱墙间,作藤。捣根敷痈疖有效。

恭曰︰蔓生平泽,叶似白蔹,四月、五月采之。

保升曰︰茎端五叶,开花青白色,所在有之,夏采苗用。

时珍曰︰塍堑间甚多。其藤柔而有棱,一枝一须,凡五叶。叶长而光,有疏齿,面青背淡。七、八月结苞成簇,青白色。花大如粟,黄色四出。结实大如龙葵子,生青熟紫,内有细子。其根白色,大者如指,长一、二尺,捣之多涎滑。傅滋《医学集成》谓即紫葛,杨起《简便方》谓即老鸦眼睛草,《斗门方》谓即何首乌,并误矣。

【气味】酸、苦,寒,无毒。

【主治】疮肿虫咬,捣根敷之(弘景)。毒热肿游丹,捣敷并饮汁(恭)。凉血解毒利小便。根擂酒服,消疖肿,【附方】新五。

小便尿血︰五叶藤阴干为末。每服二钱,白汤下。(《卫生易简方》)

喉痹肿痛︰五爪龙草、车前草、马兰菊各一握。捣汁,徐咽。祖传方也。(《医学正传》)

项下热肿,俗名虾蟆瘟。五叶藤捣,敷之。(《丹溪纂要》)

一切肿毒发背乳痈,便毒恶疮,初起者︰并用五叶藤(或根)一握,生姜一块。捣烂,入好酒一碗绞汁。热服取汗,以渣敷之,即散。一用大蒜代姜,亦可。(《寿域神方》)

跌扑损伤︰五爪龙捣汁,和童尿、热酒服之,取汗。(《简便方》)

草部相关勒草,葛勒蔓 紫葛 赤地利  白英 白花藤 白兔藿 黄藤 钓藤 通脱木

《本草纲目》草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