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刺加中药内服治寻常性痤疮
□ 鄢燕 胡文颖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院
寻常性痤疮中医学称为“肺风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采用散刺法配合中药内服,予以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散刺法源于《灵枢·官针》篇“五刺法”中的“半刺法”,其操作要点是: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拨毛状,以取皮气,散刺,随病灶位取穴用针,以起消炎、消脂、祛痘痕之用。具体分为两步:一是清理。先对患者面部进行常规消毒,祛除面部白头和黑头粉刺,挤尽红色丘疹、脓疱、结节处脓血,待面部全部清理干净后,再用75%的酒精棉球全脸擦拭。二是针刺。用0.25×13毫米的毫针轻刺面部,以皮损明显处为进针点,远端配穴合谷、三阴交、太冲,用1.5寸毫针直刺,进刺深度为0.8寸。10次为1疗程。
根据病因不同,临床中肺风粉刺可分为以下三种证型:1.肺经风热型:颜面部以散在的红色丘疹为主,有脓疱,舌质红,苔薄黄,脉数;2.脾胃湿热型:颜面皮肤油腻不适,皮损有丘疱疹,脓疱、结节,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濡或滑数;3.冲任不调型: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月经不调和痛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
在散刺治疗的同时,以生地、丹皮、黄芩、蒲公英等中药为基础方,根据不同证型加减中药内服,针药并施,可清热解毒,活血清瘀,调理冲任,效果较好。
临床观察发现,这种联合疗法不仅操作简便,易于掌握,而且效果显著。使用该法不但能彻底根治粉刺,且有助于平复留下的疤痕疙瘩,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皮肤质量。
- 恐——在脏为肾主二便
- 防肛周脓肿做好“五个一”
- 名人与黄芪
- 按揉法治变应性鼻炎
- 胆道蛔虫症的安蛔止痛法
- 疏肝和中 化痰散瘀降血脂——袁长津谈常见病防治经...
- 董氏指压手法 治婴儿吐乳症
- 温病经方夏桑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