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樟

钓樟

(《别录》下品)

【校正】并入《拾遗》枕材。

【释名】乌樟(弘景)、KT

时珍曰︰樟有大、小二种,紫、淡二色。此即樟之小者。按︰郑樵《通志》云︰钓樟亦樟之类,即《尔雅》所谓“KT,无疵”是也。又相如赋云︰、楠、豫、章。颜师古注云︰豫即枕木,章即樟木。二木生至七年,乃可分别。观此,则豫即《别录》所谓钓樟者也。根似乌药香,故又名乌樟。

【集解】弘景曰︰钓樟出桂阳、邵陵诸处,亦呼作乌樟,恭曰︰生郴州山谷。树高丈余。叶似楠叶而尖长,背有赤毛,若枇杷叶上毛。八月、九月采根皮,晒干。

炳曰︰根似乌药香。

藏器曰︰枕生南海山谷。作KT船,次于樟木。

根皮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金疮止血,刮屑敷之,甚验(《别录》)。磨服,治霍乱(萧炳)。治奔豚香港脚水肿,煎汤服。亦可浴疥癣瘙,并研末敷之(大明)。

茎叶

【主治】置门上,辟天行时气(萧炳)。

木部相关乌药   降真香 紫檀香 白旃檀 檀香 丁香 蜜香 沉香

《本草纲目》木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