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鳖(土鳖,蚵虫)
地鳖(土鳖,蚵虫)
(音蔗。《本经》中品)
【释名】地鳖(《本经》)、土鳖(《别录》)、蚵虫(《纲目
弘景曰︰形扁扁如鳖,故名士鳖。
宗奭曰︰今人呼为簸箕虫,亦象形也。
时珍曰︰按︰陆农师云︰逢申日则过街,故名过街。《袖珍方》名蚵名地蜱虫。
【集解】《别录》曰︰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十月采,曝干。
弘景曰︰形扁如鳖,有甲不能飞,小有臭气。
恭曰︰此物好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而有鳞。小儿多捕以负物为戏。
时珍曰︰处处有之,与灯蛾相牝牡。
【气味】咸,寒,有毒。
甄权曰︰咸、苦。
之才曰︰畏皂荚、菖蒲、屋游。
【主治】心腹寒热洗洗(音洒),血积症瘕,破坚不通,破留血积聚(《药性后
【发明】颂曰︰张仲景治杂病方及久瘕积结,有大黄虫丸,又有大鳖甲丸,及妇人药并用之,以其有破坚下血之功也。
【附方】新七。
用虫二十枚(熬,去足),桃仁二十枚,大黄二两,为末,炼蜜杵和,分为四丸。每以一丸,酒一升,煮取八合,温服,当下血也。(张仲景方)
木舌肿强︰塞口,不治杀人。虫(炙)五枚,食盐半两,为末。水二盏,煎十沸,时时热含吐涎。瘥乃止。(重舌塞痛︰地鳖虫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肿处。一名地蜱虫也。(鲍氏方)
腹痛夜啼︰虫(炙)、芍药、芎各二钱。为末。每用一字,乳汁调下。(《圣惠方》)
折伤接骨︰杨拱《摘要方》︰用土鳖焙存性,为末。每服二、三钱,接骨神效。一方︰生者擂汁酒服。《袖珍方》︰用蚵(即土鳖)六钱(隔,醋淬七次),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病在上食后,病在下食前,神效。董炳《集验方》︰用土鳖(阴干)一个麝香少许为末。每传秘方,慎之。又可代杖。
地鳖
蚵虫
土鳖
地鳖
土鳖
- 土鳖虫图谱【中医知识】
- 土鳖疗骨伤【中医知识】
- 人工养殖土鳖虫【中医知识】
- 土鳖虫的采集与加工【中医知识】
- 南大从土鳖虫中提取出抗肿瘤成分【中医知识】
- 土鳖虫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 1【医案心得】
- 土鳖虫 田淑霄妇科用药经验(二)闭经用药(2)【医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