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子(鸡卵)
鸡子(鸡卵)
黄雌者为上,乌雌者次之。
【气味】甘,平,无毒。
思邈曰︰微寒。畏醇醋。鼎曰︰不宜多食,令人腹中有声,动风气。和葱、蒜食之,气短;同韭子食,成风痛;共鳖肉食,损人;共獭肉食,成遁尸注,药不能治;同兔肉食,成泄痢。归浓曰︰妊妇以鸡子、鲤鱼同食,令儿生疮;同糯米食,令儿生虫。时珍曰︰小儿患痘疹,忌食鸡子,及闻煎食之气,令生翳膜。
【主治】除热火灼烂疮、痫 。可作虎魄神物(《本经》。弘景曰︰用欲 子(黄白混杂者)煮作之,极相似,惟不拾芥尔。又煮白,合银口含,须臾色如金也)。镇心,安五脏,止惊安胎,治妊娠天行热疾狂走,男子阴囊湿痒,及开喉声失音。醋煮食之,治赤白久痢,及产后虚痢。光粉同炒干,止疳痢,及妇人阴疮。和豆淋酒服,治贼风麻痹。醋浸令坏,敷疵。作酒,止产后血晕,暖水脏,缩小便,止耳鸣。和蜡炒,治耳鸣、聋,及疳痢(《日华》)。
益气。以浊水煮一枚,连水服之,主产后痢。和蜡煎,止小儿痢(藏器)。大人及小儿发热,以白蜜一合,和三颗搅服,立瘥(孟诜。《太平御览》云︰正旦吞乌鸡子一枚,可以练形。
《嵝神书》云︰八月晦日夜半,面北吞乌鸡子一枚,有事可隐形)。
【发明】时珍曰︰卵白象天,其气清,其性微寒;卵黄象地,其气浑,其性温;卵则兼黄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补之以气,故卵白能清气,治伏热、目赤、咽痛诸疾;形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卵黄能补血,治下痢、胎产诸疾;卵则兼理气血,故治上列诸疾也。
【附方】旧九,新二十二。天行不解已汗者︰用新生鸡子五枚,倾盏中,入水(一鸡子)搅浑,别以水一升煮沸,投入鸡子微搅,才似熟则泻置碗中,纳少酱清,似变腥气,带热啜之,覆令汗出愈。(许仁则方)天行呕逆,食入即吐︰鸡子一枚,水煮三、五沸,冷水浸少顷,吞之。(《外台》)
三十六黄救急方︰用鸡子一颗,连壳烧灰,研酢一合温之,顿服,鼻中虫出为效。身体极黄者,不过三枚,神效。(《外台秘要》)
白虎风病︰藏器曰︰取鸡子揩病处,咒愿,送粪堆头上,不过三次瘥。白虎是粪神,爱吃鸡子也。
身面肿满︰鸡子黄白相和,涂肿处。干再上。(《肘后方》)
年深哮喘︰鸡子略敲损,浸尿缸中三、四日,煮食,能去风痰。(《集成》)
心气作痛︰鸡子一枚打破,醋二合调匀,暖过顿服。(《肘后》)
小儿疳痢肚胀︰用鸡子一个开孔,入巴豆一粒(去皮),轻粉一钱,用纸五十重裹,于饭甑上蒸三度,放冷去壳研,入麝香少许,糊和丸米粒大。食后温汤下二丸至三丸。(《经验方》)
预解痘毒︰保和方︰用鸡卵一枚,活地龙一条入卵内,饭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每岁立春日食一枚,终身不出痘也。
李氏︰用鸡卵一枚,童便浸七日,水煮食之,永不出痘。
李捷︰用头生鸡子三、五枚,浸厕坑内五、七日,取出煮熟与食,数日再食一枚,永不出痘。(徐都司得于浙人之方)
痘疮赤瘢︰鸡子一个(酒醅浸七日),白僵蚕二七枚捣末,和匀,揩赤涂之,甚效。(《圣惠》)
雀卵面 ︰鸡卵醋浸令坏,取出敷之。(《普济》)
妊娠时疾令胎不伤︰以鸡子七枚,纳井中令冷,取出打破吞之。(《子母秘录》)
病欲去胎︰鸡子一枚,入盐三指撮,服。(张文仲方)
胎动下血︰藏器曰︰鸡子二枚打破,以白粉和如稀粥,顿食之。
子死腹中︰用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同煮。令妇东向饮之,立出。(《千金方》)
产后血多不止︰乌鸡子三枚,醋半升,酒二升,和搅,煮取二升,分四服。(《拾遗》)
产后心痛︰鸡子煮酒,食即安。(《备急方》)
产后口干舌缩︰用鸡子一枚打破,水一盏搅服。(《经验后方》)
头风白屑︰新下乌鸡子三枚,沸汤五升搅,作三度沐之,甚良。(《集验》)
腋下狐臭︰鸡子两枚,煮熟去壳,热夹,待冷,弃之三叉路口,勿回顾。如此三次效。(《肘后方》)
乳石发渴︰水浸鸡子,取清生服,甚良。(《普济》)
解野葛毒已死者︰以物开口后,灌鸡子三枚,须臾吐出野葛,乃苏。(《肘后方》)
胡蔓草毒︰即断肠草。一叶入口,百窍流血。惟急取凤凰胎(即鸡卵抱未成雏者,已成者不用)研烂,和麻油灌之。吐出毒物乃生,少迟即死。(《岭南卫生方》)
痈疽发背︰初作,及经十日以上,肿赤 热,日夜疼痛,百药不效者。用 鸡子一枚,新狗屎如鸡子大,搅匀,微火熬令稀稠得所,捻作饼子,于肿头上贴之,以帛包抹。时时看视,觉饼热即易,勿令转动及歇气,经一宿定。如日多者,三日贴之,一日一易,至瘥乃止。此方秽恶,不可施之贵人。一切诸方皆不能及,但可备择而已。(《千金方》)
蛛蝎蛇伤︰鸡子一个,轻敲小孔合之,立瘥。(《兵部手集》)
蠷 尿疮︰同上法。身体发热不拘大人、小儿︰用鸡卵三枚,白蜜一合和服,立瘥。(《普济方》)
禽部相关:鸡卵白(鸡子白) 鸡屎(鸡矢) 鸡尾毛 鸡翮翎(鸡翮,鸡翎) 鸡距 鸡肋骨 鸡肠 鸡里黄皮(鸡内金) 鸡嗉 鸡肾
鸡卵
- 鸡卵《本草易读》
- 鸡卵《本草易读》
- 丹鸡卵《吴普本草》
- 鸡卵草【中药大全】
- 鸡卵制蜈蚣《古今医统大全》
- 鸡子(鸡卵)【本草纲目】
- 鸡卵白(鸡子白)【本草纲目】
- 鸡卵黄(鸡子黄)【本草纲目】
- 鸡卵壳中白皮(鸡子皮)【本草纲目】
鸡子
- 鸡子【中药大全】
- 鸡子《得配本草》
- 鸡子《顾松园医镜》
- 鸡子《雷公炮炙论》
- 鸡子《雷公炮炙论》
- 鸡子《医学入门》
- 鸡子《饮膳正要》
- 鸡子白【中药大全】
- 鸡子白《药征续编》
- 鸡子白《药征续编》
- 鸡子白《长沙药解》
- 鸡子白《长沙药解》
- 鸡子黄【中药大全】
- 鸡子黄《食疗方》
- 鸡子黄《汤液本草》
- 鸡子黄《药征续编》
- 鸡子黄《药征续编》
- 鸡子黄《饮膳正要》
- 鸡子黄《长沙药解》
- 鸡子黄《长沙药解》
- 鸡子煎《医学入门》
- 鸡子灸《中医词典》
- 鸡子壳【中药大全】
- 伏鸡子根【本草纲目】
- 伏鸡子根《证类本草》
- 鸡子愈痨《古今医统大全》
- 鸡子致积《医方考》
- 百合鸡子汤《备急千金要方》
- 百合鸡子汤《金匮悬解》
- 百合鸡子汤《伤寒括要》
- 百合鸡子黄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百合鸡子黄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百合鸡子汤方《医宗金鉴》
- 鸡子(鸡卵)【本草纲目】
- 薯蓣鸡子黄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 薯蓣鸡子黄粥《医学衷中参西录》
- 百合鸡子黄汤方《伤寒杂病论》
- 产后戒食鸡子伙盐《女科经纶》
-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时方妙用》
- 鸡卵白(鸡子白)【本草纲目】
- 鸡卵黄(鸡子黄)【本草纲目】
- 鸡子酒方(难产)【百病药酒】
- 生鸡子酒(心痛)【百病药酒】
- 鸡子酒(妊娠出血)【百病药酒】
- 鸡卵壳中白皮(鸡子皮)【本草纲目】
- 鸡矢白、鸡子白、鸡子黄《本草思辨录》
- 鸡矢白、鸡子白、鸡子黄《本草思辨录》
- 鸡子、金银花、王不留行《侣山堂类辩》
- 鸡子、金银花、王不留行《侣山堂类辩》
- 鸡子饮(专治狂走伤寒)《回生集》
- 没药鸡子酒方(跌打损伤)【百病药酒】
- 鸡蛋膜(附:鸡蛋壳、鸡子黄)《中药学》
-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吴雪舫先生左胁下红块大如鸡子旁有小菩蕾作疼予作肝胆两经有热毒治而愈《孙文垣医案》
- 吴雪舫先生左胁下红块大如鸡子旁有小菩蕾作疼予作肝胆两经有热毒治而愈《孙文垣医案》
鸡子
《本草纲目》禽部
- 鹤
- 白鹤血
- 鹳
- 鸡(鸹,麋鸹)
- 鸡肉
- 阳乌
- 秃鸟
- 越王鸟
- 鹈鹕
- 鹈鹕脂油
- 鹈鹕嘴
- 鹈鹕舌
- 鹈鹕毛皮
- 鹅
- 白鹅膏
- 鹅肉
- 鹅血
- 鹅胆
- 鹅卵
- 鹅涎
- 鹅毛
- 鹅掌上黄皮
- 鹅屎
- 雁
- 雁肪
- 雁肉
- 雁骨
- 雁毛
- 雁屎白
- 鹄
- 鹄肉
- 鹄绒毛
- 鸨
- 鸨肉
- 鸨肪
- 舒凫
- 肪
- 肪肉
- 肪头
- 肪脑
- 肪血
- 肪舌
- 肪涎
- 肪胆
- 肪卵
- 白鸭通(鸭屎)
- 凫
- 凫肉
- 凫血
- 野凫(甓梯)
- 野凫肉
- 野凫膏
- 鸳鸯
- 鸳鸯肉
- 紫鸳鸯(溪鸭)
- 溪鸭肉
- 茭鸡
- 茭鸡肉
- 鹭
- 鹭肉
- 鹭头
- 鸥
- 白鹤子
- 鸬
- 鸬肉
- 鸬头
- 鸬骨
- 鸬喙
- 鸬嗉
- 鸬翅羽
- 鸬蜀水花
- 鱼狗
- 鱼狗肉
- 蚊母鸟
- 鸡
- 诸鸡肉
- 丹雄鸡肉
- 白雄鸡肉
- 乌雄鸡肉
- 黑雌鸡肉
- 黄雌鸡肉
- 乌骨鸡
- 反毛鸡
- 泰和老鸡
- 鸡头
- 鸡冠血
- 鸡血
- 鸡肪
- 鸡脑
- 鸡心
- 鸡肝
- 鸡胆
- 鸡肾
- 鸡嗉
- 鸡里黄皮(鸡内金)
- 鸡肠
- 鸡肋骨
- 鸡距
- 鸡翮翎(鸡翮,鸡翎)
- 鸡尾毛
- 鸡屎(鸡矢)
- 鸡子(鸡卵)
- 鸡卵白(鸡子白)
- 鸡卵黄(鸡子黄)
- 鸡卵壳中白皮(鸡子皮)
- 鸡白蠹肥脂
- 鸡窠中草
- 鸡汤
- 雉
- 白鹇
- 鹧鸪
- 英鸡
- 秧鸡
- 鹑
- 鹑肉
- 鹌
- 鹬
- 鸽
- 白鸽肉
- 鸽血
- 鸽卵
- 鸽屎(鸽粪)
- 突厥雀
- 雀
- 雀肉
- 雀卵
- 雀肝
- 雀头血
- 雀脑
- 雀屎(雀粪)
- 蒿雀
- 巧妇鸟
- 燕
- 燕肉
- 胡燕卵黄
- 秦燕毛
- 燕屎
- 石燕(土燕)
- 石燕肉
- 伏翼
- 鼠(鼯鼠,耳鼠)
- 寒号虫
- 五灵脂
- 斑鸠
- 青KT(黄褐侯)
- 鸠
- 桑(窃脂,青雀,蜡觜)
- 伯劳
- 鹆
- 百舌
- 练鹊
- 莺
- 啄木鸟
- 慈乌
- 乌鸦
- 乌鸦肉
- 鹊
- 雄鹊肉
- 鹊脑
- 鹊巢
- 山鹊
- 鹘嘲
- 杜鹃
- 鹦
- 凤凰
- 孔雀
- 驼鸟
- 鹰
- 雕
- 鹗
- 鸱
- 鸱鸺
- 枭鸱
- 鸩
- 姑获鸟
- 治鸟
- 鬼车鸟
- 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