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上品)

【释名】

时珍曰︰按︰许慎《说文》︰龙字篆文象形。《生肖论》云︰龙耳亏聪,故谓之龙。《梵书

【集解】

时珍曰︰按︰罗愿《尔雅翼》云︰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陆佃《埤雅》云︰龙火得湿则焰,得水则燔,以人火逐之即息。故人之相火似之。龙,卵生思抱,雄鸣上,雌鸣下风,因风而化。《释典》云︰龙交则变为二小蛇。又小说载龙性粗猛,而爱美玉、空青,喜嗜燕肉,畏铁及草、蜈蚣、楝叶、五色丝。故食燕者忌渡水,祈雨者用燕,镇水患者用铁者用草,祭屈原者用楝叶、色丝裹粽投江。医家用龙骨者,亦当知其性之爱

鳞部相关龙骨 介部 郎君子 海燕 海月(玉珧) 寄居虫 蓼螺 蜗螺烂壳 蜗螺肉 蜗螺

《本草纲目》鳞部

本草相关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