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
木瓜
(《别录》中品)
【释名】(音茂)。
时珍曰︰按︰《尔雅》云︰,木瓜。郭璞注云︰木实如小瓜,酢而可食。则木瓜之名取此义也。或云︰木瓜味酸,得木之正气故名。亦通。从林、矛,谐声也。
【集解】弘景曰︰木瓜,山阴兰亭尤多,彼人以为良果。又有楂,大而黄。有楂子,小而涩。《礼》云︰楂、梨钻之。古亦以楂为果,今则不也。
保升曰︰其树枝状如柰,花作房生子,形似栝蒌,火干甚香。楂子似梨而酢,江外常为果食。
颂曰︰木瓜,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木状如柰,春末开花,深红色。其实大者如瓜,小者如拳,上黄似著粉。宣人种莳尤谨,遍满山谷。始实成则镞纸花粘于上,夜露日烘,渐变红,花文如生。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楂酷类木瓜,但看蒂间别有重蒂如乳者为木瓜,无者为楂也。
曰︰真木瓜皮薄,色赤黄,香而甘酸不涩,其向里子头尖,一面方,食之益人。有和圆子,色微黄,蒂粗,其子小圆,味涩微咸,能伤人气。有蔓子,颗小,味绝涩,不堪用。
有土伏子,味绝苦涩不堪,子如大样油麻,饵之令人目涩、目赤筋痛也。
宗奭曰︰西洛大木瓜,其味和美,至熟只青白色,入药绝有功,胜宣州者,味淡。
时珍曰︰木瓜可种可接,可以枝压。其叶光而浓,其实如小瓜而有鼻,津润味不木者,为木瓜;圆小于木瓜,味木而酢涩者,为木桃;似木瓜而无鼻,大于木桃,味涩者,为木李,亦曰木梨,即楂及和圆子也。鼻乃花脱处,非脐蒂也。木瓜性脆,可蜜渍之为果。去子蒸烂,捣泥入蜜与姜作煎,冬月饮尤佳。木桃、木李性坚,可蜜煎及作糕食之。木瓜烧灰散池中,可以毒鱼,说出《淮南万毕术》。又《广志》云︰木瓜枝,一尺有百二十节,可为杖
实
【修治】曰︰凡使木瓜,勿犯铁器,以铜刀削去硬皮并子,切片晒干,以黄牛乳
时珍曰︰今人但切片晒干入药尔。按︰《大明会典》︰宣州岁贡乌烂虫蛀木瓜入御药局。亦取其陈久无木气,如栗子去木气之义尔。
【气味】酸,温,无毒。
思邈曰︰酸、咸,温,涩。诜曰︰不可多食,损齿及骨。
【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大吐下,转筋不止(《别录》)。治香港脚冲心,取嫩者一颗,去子,煎服,佳。强筋骨,下冷气,止呕逆,心膈痰唾,消食,止水利后渴不止,作饮服之(
《藏器》)。止吐泻奔豚,及水肿冷热痢,心腹痛(大明)。调营卫,助谷气(雷)。去湿和胃,滋脾益肺,治腹胀善噫,心下烦痞(好古)。
【发明】杲曰︰木瓜,入手、足太阴血分,气脱能收,气滞能和。
弘景曰︰木瓜最疗转筋。如转筋时,但呼其名及书上作木瓜字,皆愈。此理亦不可解。
俗人拄木瓜杖,云利筋胫也。
宗奭曰︰木瓜得木之正,酸能入肝,故益筋与血。病腰肾脚膝无力,皆不可缺也。人以铅霜或胡粉涂之,则失酢味,且无渣,盖受金之制也。
时珍曰︰木瓜所主霍乱、吐利、转筋、香港脚,皆脾胃病,非肝病也。肝虽主筋,而转筋则由湿热、寒湿之邪袭伤脾胃所致,故筋转必起于足腓。腓及宗筋皆属阳明。木瓜治转筋,非益筋也,理脾而伐肝也。土病则金衰而木盛,故用酸温以收脾肺之耗散,而借其走筋以平肝邪,乃土中泻木以助金也。木平则土得令而金受荫矣。《素问》云︰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孟诜云︰多食木瓜,损齿及骨。皆伐肝之明验,而木瓜入手、足太阴,为脾、肺药,非肝药,益可征矣。又《针经》云︰多食酸,令人癃。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出入,流入胃中,下去膀胱,胞薄以软,得酸则缩卷,约而不通,故水道不利而癃涩也。罗天益《宝鉴》云︰太保刘仲海日食蜜煎木瓜三、五枚,同伴数人皆病淋疾,以问天益。天益曰︰此食酸所致也,但夺食则已。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所营,伤在五味。五味太过,皆能伤人,不独酸也。又陆佃《埤雅》云︰俗言梨百损一益,百益一损。故《诗》云︰投我以木瓜。取其有益也。
【附方】旧二,新十。
项强筋急不可转侧,肝、肾二脏受风也︰用宣州木瓜二个(取盖去瓤),没药二两,乳香二钱半。二味入木瓜内缚定,饭上蒸三、四次,烂研成膏。每用三钱,入生地黄汁半盏,无灰酒二盏,暖化温服。许叔微云︰有人患此,自午后发,黄昏时定。予谓此必先从足起。足少阴之筋自足至项。筋者肝之合。今日中至黄昏,阳中之阴,肺也。自离至兑,阴旺阳弱之时。故《灵宝毕法》云︰离至干,肾气绝而肝气弱。肝、肾二脏受邪,故发于此时。予授此及都梁丸,服之而愈。(《本事方》)
香港脚肿急︰用木瓜切片,囊盛踏之。广德顾安中,患香港脚筋急腿肿。因附舟,以足阁一袋医录》)
脚筋挛痛︰用木瓜数枚,以酒、水各半,煮烂捣膏,乘热贴于痛处,以帛裹之。冷即换,日三、五度。(《食疗本草》)
脐下绞痛︰木瓜三片,桑叶七片,大枣三枚。水三升,煮半升,顿服即愈。(《食疗》)
小儿洞痢,木瓜捣汁,服之。(《千金方》)
霍乱转筋︰木瓜一两,酒一升,煎服。不饮酒者,煎汤服。仍煎汤,浸青布裹其足。(《圣惠》)
霍乱腹痛︰木瓜五钱,桑叶三片,枣肉一枚。水煎服。(《圣惠方》)
四蒸木瓜丸治肝、肾、脾三经气虚,为风寒暑湿相搏,流注经络。凡遇六气更变,七情不和,必至发动,或肿满,或顽痹,憎寒壮热,呕吐自汗,霍乱吐利。用宣州大木瓜四个,切盖剜空听用︰一个入黄、续断末各半两于内;一个入苍术、橘皮末各半两于内;一个入乌药、黄松节末各半两于内(黄松节即茯神中心木也);一个入威灵仙、苦葶苈末各半两于内。
以原盖簪定,用酒浸透,入甑内蒸熟、晒,三浸、三蒸、三晒,捣末,以榆皮末、水和,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御药院方》)
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用大木瓜三十枚,去皮、核,剜空,以甘菊花末、青盐末各一斤填满,置笼内蒸熟,捣成膏,入新艾茸二斤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米饮下三十丸,日二。(《圣济总录》)
发槁不泽︰木瓜浸油,梳头。(《圣惠方》)
反花痔疮︰木瓜为末,以鳝鱼身上涎调,贴之,以纸护住。(《医林集要》)
辟除壁虱︰以木瓜切片,铺于席下。(仙《神隐》)
木瓜核
【主治】霍乱烦躁气急,每嚼七粒,温水咽之(时珍。出《圣惠》)。
枝、叶、皮、根
【气味】并酸、涩,温,无毒。
【主治】煮汁饮,并止霍乱、吐下、转筋,疗香港脚(《别录》)。枝,作杖,利筋脉。根、叶,煮汤淋足胫,可以已蹶。木材作桶濯足,甚益人(苏颂)。枝、叶煮汁饮,治热痢(时珍。出《千金》)。
花
【主治】面黑粉滓(方见李花)。
木瓜
- 木瓜【本草纲目】图文版
- 木瓜【中草药图片】
- 木瓜【中药大全】
- 木瓜《本草备要》
- 木瓜《本草便读》
- 木瓜《本草乘雅半偈》
- 木瓜《本草乘雅半偈》
- 木瓜《本草从新》
- 木瓜《本草撮要》
- 木瓜《本草分经》
- 木瓜《本草分经》
- 木瓜《本草分经》
- 木瓜《本草分经》
- 木瓜《本草纲目》
- 木瓜《本草害利》
- 木瓜《本草经解》
- 木瓜《本草经解》
- 木瓜《本草求真》
- 木瓜《本草思辨录》
- 木瓜《本草思辨录》
- 木瓜《本草新编》
- 木瓜《本草新编》
- 木瓜《本草衍义》
- 木瓜《本草易读》
- 木瓜《本草易读》
- 木瓜《本草择要纲目》
- 木瓜《本草择要纲目》
- 木瓜《本经逢原》
- 木瓜《得配本草》
- 木瓜《冯氏锦囊秘录》
- 木瓜《顾松园医镜》
- 木瓜《雷公炮制药性解》
- 木瓜《雷公炮炙论》
- 木瓜《雷公炮炙论》
- 木瓜《汤液本草》
- 木瓜《吴普本草》
- 木瓜《药笼小品》
- 木瓜《药笼小品》
- 木瓜《医学入门》
- 木瓜《饮膳正要》
- 木瓜《饮食须知》
- 木瓜《玉楸药解》
- 木瓜《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木瓜《中药炮制》
- 木瓜《中药学》
- 番木瓜【中药大全】
- 木瓜茶《茶饮保健》
- 木瓜根【中药大全】
- 木瓜核【中药大全】
- 木瓜煎《妇人大全良方》
- 木瓜煎《妇人大全良方》
- 木瓜煎《普济本事方》
- 木瓜煎《饮膳正要》
- 木瓜实《本草蒙筌》
- 木瓜实《名医别录》
- 木瓜实《千金翼方》
- 木瓜实《新修本草》
- 木瓜实《证类本草》
- 木瓜实《证类本草》
- 木瓜汤《保健药膳》
- 木瓜汤《保健药膳》
- 木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木瓜汤《饮膳正要》
- 木瓜汤《饮膳正要》
- 木瓜丸《是斋百一选方》
- 木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木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木瓜丸《小儿药证直诀》
- 木瓜丸《小儿药证直诀》
- 木瓜枝【中药大全】
- 秋木瓜【中药大全】
- 秋木瓜《滇南本草》
- 秋木瓜《滇南本草》
- 野木瓜【中药大全】
- 野木瓜【中药图谱】
- 番木瓜叶【中药大全】
- 干木瓜汤《是斋百一选方》
- 木瓜戟茶《茶饮保健》
- 木瓜简介【中药基础】
- 木瓜姜茶《茶饮保健》
- 木瓜羌茶《茶饮保健》
- 木瓜青茶《茶饮保健》
- 贴梗木瓜【中药图谱】
- 宣州木瓜《药性切用》
- 宣州木瓜《医方考》
- 野木瓜果【中药大全】
- 中木瓜毒《奇效简便良方》
- 木瓜〈温〉《食疗本草》
- 木瓜陈皮茶《茶饮保健》
- 木瓜鲫鱼汤【生活技巧】
- 木瓜牛膝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木瓜桑枝茶《茶饮保健》
- 木瓜萸茴茶《茶饮保健》
- 木瓜止吐茶《茶饮保健》
- 木香木瓜茶《茶饮保健》
- 念木瓜愈足《古今医统大全》
- 牛膝木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四蒸木瓜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乌梅木瓜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仙灵木瓜酒【中医食疗男性食疗】
- 木瓜善治头痛【生活偏方秘方】
- 木瓜属于美人【中医食疗美容食疗】
- 木瓜真假识别【中药鉴别】
- 木瓜:健脾消食【膳食养生】
- 木瓜产业富农家【中药资源】
- 木瓜的鉴别方法【中药鉴别】
- 养颜延寿话木瓜【膳食养生】
- 建中加木瓜柴胡汤《冯氏锦囊秘录》
- 木瓜真的能丰胸吗【生活误区】
- 虎骨木瓜酒(痹证)【百病药酒】
- 宣木瓜高产栽培技术【中药种贮】
- 刘建华和他的木瓜盆景【中药视野】
- 木瓜酒速溶剂(痹证)【百病药酒】
- 木瓜鲜奶——润肤养颜【美容饮食】
- 泻利药之木瓜药用介绍【中药基础】
- 常吃木瓜美容护肤缓衰老【膳食美容】
- 吃青木瓜瘦身美肤又丰胸【丰胸饮食】
- 木瓜壮骨丸(包头中药)【经络肢体病症中成药】
-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药知识】
- 木瓜丰胸应吃对否则适得其反【丰胸饮食】
- 牛膝木瓜酒(手术后肠粘连)【百病药酒】
- 快速丰胸的方法 木瓜山药酸奶【丰胸饮食】
- 番木瓜健胃消食 宣木瓜舒筋活络【膳食养生】
- 中医药方:三七木瓜酒、柴胡止痛汤缓解神经痛【家庭养生】
木瓜
- 宣城木瓜【中医知识】
- 木瓜的药用【中医知识】
- 木瓜酶价值【中医知识】
- 木瓜属于美人【中医知识】
- 保健佳果话木瓜【中医知识】
- 花旗参木瓜排骨【中医知识】
- 木瓜的种植技术【中医知识】
- 养颜延寿宣木瓜【中医知识】
- 木瓜有助于治疗烧伤【中医知识】
- 木瓜鲜奶——润肤养颜【中医知识】
- 青青野木瓜新课题作答【中医知识】
- 木瓜与木桃、木李的区别【中医知识】
- 木瓜总苷可抑制接触性超敏反应【中医知识】
- 实验发现木瓜果肉叶汁治疗烧伤有效【中医知识】
《本草纲目》果部
- 李
- 李实
- 李核仁
- 李根白皮
- 李花
- 李叶
- 李树胶
- 杏
- 杏实
- 杏仁(杏核仁)
- 杏花
- 杏叶
- 杏枝
- 杏根
- 巴旦杏
- 梅
- 梅实
- 乌梅
- 白梅
- 梅核仁
- 梅花
- 梅叶
- 梅根
- 木梅
- 桃
- 桃实
- 桃仁(桃核仁)
- 桃毛
- 桃枭
- 桃花
- 桃叶
- 桃茎,桃白皮
- 桃胶
- 桃符
- 桃橛
- 栗
- 栗实
- 栗内薄皮
- 栗壳
- 栗毛球
- 栗花
- 栗树皮
- 栗根
- 天师栗
- 枣
- 生枣
- 大枣
- 枣核,枣仁,三岁陈枣核中仁
- 枣叶
- 枣木心
- 枣根
- 枣皮
- 仲思枣
- 苦枣
- 梨
- 梨实
- 梨花
- 梨叶
- 梨木皮
- 鹿梨
- 棠梨
- 海红(海棠梨)
- 木瓜
- 楂子
- 楂
- 温孛
- 山楂
- 赤爪木
- 庵罗果
- 柰(频婆)
- 林檎(文林郎果)
- 柿
- 漆柿(绿柿)
- 君迁子(牛奶柿,丁香柿)
- 安石榴
- 甘石榴
- 酸石榴
- 酸榴皮
- 酸榴东行根
- 榴花
- 橘
- 橘实
- 黄橘皮
- 青橘皮
- 橘瓤上筋膜
- 橘核
- 橘叶
- 柑
- 橙
- 柚
- 枸橼
- 金橘
- 枇杷
- 杨梅
- 樱桃
- 山婴桃
- 银杏
- 胡桃
- 胡桃仁
- 油胡桃
- 胡桃青皮
- 胡桃树皮
- 胡桃壳
- 榛
- 阿月浑子
- 槠子
- 钩栗
- 橡实
- 槲实
- 荔枝
- 荔枝实
- 荔枝核
- 荔枝壳
- 荔枝花,荔枝皮根
- 龙眼
- 龙眼实
- 龙眼核
- 龙荔
- 橄榄
- 橄榄实
- 橄榄仁
- 橄榄核
- 木威子
- 庵摩勒
- 毗梨勒
- 五敛子
- 五子实
- 榧实
- 海松子
- 槟榔
- 大腹子
- 椰子
- 无漏子
- 桄榔子
- 木面
- 波罗蜜
- 无花果
- 阿勒勃
- 沙棠果
- 蟾子
- 麂目
- 都桷子
- 都念子
- 都咸子
- 摩厨子
- 韶子
- 马槟榔
- 枳(蜜枳)
- 秦椒
- 蜀椒
- 崖椒
- 蔓椒
- 地椒
- 胡椒
- 毕澄茄
- 吴茱萸
- 食茱萸
- 盐麸子
- 醋林子
- 茗
- 皋芦
- 甜瓜
- 瓜蒂
- 西瓜
- 葡萄
- 婴郁
- 猕猴桃
- 甘蔗
- 沙糖
- 石蜜
- 刺蜜
- 莲藕
- 莲实
- 藕
- 藕丝菜
- 藕节
- 莲薏(苦薏)
- 莲蕊须
- 莲花
- 莲房
- 荷叶
- 红白莲花
- 芰实
- 芰花
- 乌菱壳
- 芡实
- 乌芋
- 慈菇
- 附录诸果
- 诸果有毒
- 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