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辨证论治

  1.风热犯心

  【证候】 发热低热延绵,或不发热,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或腹痛腹泻肌痛肢楚,短气心悸胸闷胸痛,舌红苔薄,脉细数或结代。

  【辨证】 风热邪毒客于肺卫,邪正相争,则发热或低热延绵;外邪束表,肺失宣畅,故鼻塞流涕,咽红肿痛,咳嗽有痰;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不宣,大肠传化失司,中焦气机不畅,故腹痛腹泻;邪气与气血相搏,肌肤失养则肌痛肢楚;邪毒人里,侵及心脉,/C,失所养,则短气心悸,脉结代;心气不足,气滞血瘀,故胸闷胸痛。

  【治法】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主方】 加减。

  【处方举例】 金银花lOg,连翘IOg,薄荷(后下)5g,淡豆豉lOg,15g,贯众IOg,15g,玄参IOg,太子参lOg,麦冬IOg。(以5岁为例)

  2.湿热侵心

  【证候】 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慌胸闷,肢体乏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结代。

  【辨证】 湿热邪毒束表,则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湿热郁于中焦,故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湿热内侵心脉,则心慌胸闷,脉结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法】 清热化湿,宁心安神。

  【主方】 加减。

  【处方举例】 lOg,3g,山豆根5g,板蓝根lOg,苦参IOg,黄芩lOg,陈皮5g,石菖蒲lOg,茯苓15g,郁金lOg。(以5岁为例)

  3.气阴亏虚

  【证候】 心悸不宁,活动后尤甚,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头晕目眩,烦热口渴,夜寐不安,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或促或结代。

  【辨证】 热毒犯心,耗气伤阴,致心神失养,则心悸不宁,夜寐不安,脉结代;气虚则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动则耗气,故活动后尤甚;阴虚则烦热口渴;气阴不足,头目失养,故头晕目眩;阴虚生内热,则舌光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治法】 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主方】 合加减。

  【处方举例】 炙甘草lOg,党参lOg,桂枝lOg,生地黄12g,阿胶(烊化)lOg,麻仁lOg,麦冬IOg,五味子lOg,酸枣仁lOg,丹参IOg。(以5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