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痈鉴别诊断

  1、结核性脓肿

  发病缓慢,局部无急性炎症表现,疼痛较轻,破溃流出稀薄脓汁,并混有干酪样物质,常伴有其他部位结核。

  2.肛周疖肿毛囊炎

  病灶仅在皮肤或皮下浅表部,因发病与肛窦无病理性联系,破溃后不会转化为肛漏。

  【治疗】

  外治

  (1)初期:实证用、等外敷,位置较深隐者用金调成糊状灌肠;虚证用或外敷。

  (2)成脓期:宜早期切开引流,根据脓肿的部位深浅适当的选择手术方法。

  (3)溃后期:先用纱条引流;脓液排净改用纱条。日久成漏者则按肛漏处理。

  其它疗法

  (1) -次性切开引流法:对浅在脓肿可经切开引流后治愈。操作方法:在骶麻或局麻下,患者取截石位,局部消毒。首先确定脓肿部位,在脓肿最高处做切口,直达脓腔,排出脓液,将食指伸入脓腔,分离断间隔,最后置入引流油纱条引流。对于脓腔与肛窦相通者,则仔细探查内口,并将内口与切口贯通切开,清除病变组织,避免形成肛漏。术后每次便后用高锰酸钾或坐浴,然后换药。

  (2)-次性切开挂线法:对于高位脓肿如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窝脓肿、直肠后脓肿等适用。操作方法:在骶麻下,患者取截石位或侧卧位,常规消毒,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再用组织钳分离脓腔,用过氧化氢或生理盐水冲洗;以探针从脓腔向肛内探查寻找内口,将橡皮筋从内口穿出后拉紧结扎,脓腔内填塞膏纱条,外敷纱布固定即可。术后可用缓泻剂,保持大便质软而通畅,每天便后熏洗、换药同上法。

  (3)分次切开法:对于深部脓肿并且体质虚弱、不愿住院的患者适用。操作方法:在骶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后,在波动或压痛明显的部位作弧形或放射状切口,尽可能靠近肛门,长度要足够,用纱条引流,保持引流畅通。待转化为肛漏,再按肛漏处理。术后处理同前。

  【预防与调护】

  1.平素保持肛门部清洁卫生,养成规律性排便的习惯。

  2.积极防治肛门部的疾病,尤其是肛隐窝炎。

  3.患病后及时就医,手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如有高热寒战等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