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化验前的抢救知识
1.早期发现异常症状,应送至医院抢救治疗。
2.病人如有明显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应注意防治。
3.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在早期一般应使卧床至少3-5天。低颅压休克病人应采取平卧头低足高位(床尾抬起15-30度),以保持脑内血液循环。颅压升高,脑水肿者,则取头高卧位,以利于静脉回流和减轻脑水肿。
4.对颅底骨折有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者,严禁用棉球等物堵塞,以防感染。
5.昏迷病人和肢体瘫痪患者要保持口腔及呼吸道通畅,有分泌物或呕吐物用无菌纱布或干棉球擦净。
6.眼睑闭合不全、角膜暴露以及分泌物存留可发生角膜炎或溃疡等。护理时应每日冲洗眼结膜一次,有炎症时涂敷服药后戴眼罩保持清洁。
7.为了防止这类病人因长期卧床而发生肺部感染或褥疮,要定时翻身(每2-3小时一次),翻身的同时轻轻拍打患者背部有利于呼吸和排痰,减少病发肺部感染。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并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被褥要拉平,不要有皱褶。对易于出现褥疮的骶尾部、髋部、踝部、足跟部及肩胛部等可用棉垫或海绵垫垫起,以缓冲压迫。
8.颅脑损伤患者时常出现躁动,—般不用镇静剂,待医生查明原因后方可使用镇静药物,
9.有时病人出现腹胀、大便色黑(称柏油便),或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这是胃肠道黏膜出血,是病情危重的指征,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1 0.呼吸困难或呼吸道有梗阻的病人往往需要做气管切开手术,以减少呼吸道的死腔,有利于气体交换,防止二氧化碳蓄积而加重脑部症状。对已做气管切开的病人应定时吸痰、蒸气吸人,并在气管内每日3-4次滴人或吸入抗菌素液体,防止呼吸道感染。
1 1.清醒后的病人应给以易消化、热量较高的半流质饮食。如蛋花面片汤、米粥加鱼松、肉松或肉末等。昏迷病人应禁食,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及液体,待病情稳定后可鼻饲流质饮食,进行鼻饲时要注意,
①每次鼻饲前应先检查胃内容物是否已经排空,否则应推迟鼻饲时间或减少每次鼻饲量;
②鼻饲时应防止食物逆流进入气管;
③对食欲不振,加之卧床常出现消化能力减弱和便秘者,应定时服缓泻药物;
④对恢复期病人必须给高热量、高蛋食,每千克体重至少25卡热量,否则将延迟病情恢复时间。
12.对排尿困难的病人尽量用针灸、按摩等方法协助排尿,防止膀胱过度膨胀而导致收缩无力,十分必要时才可使用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只要病情好转应尽早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