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检查帮助诊断消化道疾病和其他有关疾病。正常大便一般为褐色,可因摄取的食物而不同。上消化道出血时呈黑色,下消化道出血时带血色,总胆管完全阻塞时呈灰色或陶土色,这些均为不正常现象,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通常大便为成形软便,腹泻或患痢疾时为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患有寄生虫病者可见到蛔虫、蛲虫,钩虫、绦虫的体节。

  粪便常规显微镜检查

  观察食物残渣,可以了解胃肠道消化功能。观察寄生虫卵及原虫,对寄生虫病和原虫病有确定诊断的价值。大量上皮细胞表示肠黏膜有急性炎症,细菌性痢疾黏液多且有多量白细胞。

  大便标本的采集与化验内容

  大便化验检查有助于消化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根据化验项目的不同,收集大便标本有不同的要求。

  1.大便常规检查:要求标本新鲜,病人排便后用小竹签挑出蚕豆大小大便,放人清洁塑料盒或塑料杯中。若为腹泻病人,有脓血便者,应挑取含有脓血及黏液的部分。若为水样便应盛于容器中送验。

  2.大便隐血检查:检查前三日病人应禁食肉类、肝、血、大量绿叶素食物及含铁剂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反应,影响疾病诊断。

  3.寄生虫及虫卵标本:应在新鲜大便上做多部位的采集,并及时送验。检阿米巴原虫时标本量应在IO克左右。

  4.培养标本:嘱病人排便于便盆中,用无菌棉签采取粪便的脓血或黏液部分少许,置培养试管内立即送验,或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由肛门插入约6-7厘米,轻轻转动,取出大便少许,放入无菌试管,盖好送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