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癣”,又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硫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他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藓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本病即“婴儿湿疹”。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月开始发生。好发于颜面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
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的发生,多由内蕴湿热,脾虚不运,外感风热,风、湿、热邪相互搏结,发于肌肤而成。
小儿若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孕母喜食辛辣香燥之物,或感受湿热邪毒,母体胎火湿热遗于小儿,生后又复感风邪,风湿热邪外发肌肤而成奶癣。若孕母体弱多病,可致胎儿素禀脾胃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致脾虚不运,皆致聚生内湿,脾虚湿蕴,与风邪相合,外发肌肤,发为奶癣。如患儿脾胃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阴血亏虚,不能濡润肌肤,血虚生风,则外发为皮疹,奶癣干燥痒甚。
预防与调护
1.牛奶过敏者,改用人乳或代乳品。哺乳母亲忌食蛋奶制品及辛辣、海腥食物。
2.保持婴儿大便通畅,每天冲服蜂蜜,供给蔬菜和水果。 ?
3.忌用碱性肥皂擦洗,衣料用棉布,质地要柔软。夜间用手套包扎婴儿两手,防止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