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本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毒时邪,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症见发热头痛、身楚、咳嗽、流涕等,由于素体湿热内蕴、心经火盛,内外交争,心经之火上蒸于口舌,脾胃湿热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如果毒邪没有及时祛除,耗伤气阴,可出现心悸胸闷气短;邪毒炽盛,逆传心包,内陷厥阴,可出现壮热、神昏、抽搐等危象。

  (一)病因病机分析

  引起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其病变部位在肺、脾二经。邪毒初犯,肺气失宣,卫阳被遏,脾气失健,胃失和降,则见发热、咳嗽、流涕、口痛纳差恶心呕吐、泄泻等症;邪毒蕴郁,气化失司,水湿内停,与毒相搏,外透肌表,则发疱疹。

  感邪轻者,疱疹仅现于手足肌肤及口咽部,分布稀疏,全身症状轻浅;若感邪较重,毒热内盛,则疱疹波及四肢、臀部,且分布稠密,根盘红晕显著,全身症状深重,甚或邪毒内陷而出现神昏、抽搐等。此外,也有因邪毒犯心,气阴耗损,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甚或阴损及阳,心阳欲脱,危及生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