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思维

  诊断思维

  1.辨病思维

  (1)诊断要点

  1)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于7、8、9三月。

  2)初期:发热1-3天。起病大多急骤,初期发热无汗,头痛呕吐嗜睡烦躁不安,婴儿囟填,颈项抵抗感或强直,可见抽搐

  3)极期:病程4~10天。

  ①高热:持续高热,达39~40℃或以上,持续时间短者4-5天,重者可达2-3周。自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昏迷持续1周左右,重者持续1个月以上。

  ②惊厥:频作抽搐。多见于病程2-5天。持续数分钟至几十分钟,极重型患者还可出现邪毒内闭、气阳外脱的变证,发生脑疝呼吸衰竭等危症。

  4)恢复期:病程8~10天,多数进入恢复期,身热下降,神志渐清,抽搐由减轻至停止,逐渐向愈。但部分患儿仍可有不规则发热,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四肢僵硬,失聪不语,失明耳聋等症状。

  5)后遗症期:少数患儿发病6个月或1年后仍有意识障碍、智力障碍,躁扰多动,肢体瘫痪癫痫发作等,称为后遗症。

  6)实验室检查

  ①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多在5日内增高,一般在(10~20)X 10^9/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

  ②脑脊液检查:早期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X 106/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③补体结合试验:乙型脑炎病后2-5周内阳性。

  ④血凝抑制试验:发病5天后出现阳性,第2周达高峰。

  2)鉴别诊断

  毒性菌痢(疫毒痢):两病皆好发于夏季。中毒性菌痢(疫毒痢)起病暴急,突然高热神昏,四肢抽搐,常可出现循环衰竭,并有中毒性休克。一般无脑膜刺激症状,脑脊液检查无异常。做肛拭子或盐水灌肠镜检粪便,可见脓细胞、红细胞、巨噬细胞,粪便培养可见痢疾杆菌。

  ②化脓性脑膜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与乙脑相似,昏迷多发生在发病1-2天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有特殊的皮肤黏膜瘀点。脑脊液浑、浊,呈细菌性脑膜炎改变,取涂片染色或培养可发现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