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是指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所导致的不规则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

  一:无排卵性功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典型表现可在出血前有一段时间的闭经,继之出现大量的阴道出血,也可表现为少量出血淋漓不断,或时多时少完全失去规律,还可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周期明显缩短,少于20d贫血严重时可有头晕、惊慌、乏力等表现。

  二:检查无排卵性功血临床的辅助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全身检查可有程度不等的贫血表现。

  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子宫正常或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基础体温单相型;、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无椭圆体。

  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

  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

  无排卵性功血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并施以积极的治疗。

  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即可对无排卵性功血做处诊断。

  无排卵性功血,主要发生在青春期与绝经前期,也就是多见于生殖功能开始发育和开始衰退两个波动较大的阶段。少数发生于生育期,又常见于流产后或产后,排卵功能恢复却还不够健全的时期。

  无排卵性功血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周期不规律,出血量时多时少,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妇科检查子宫无异常,基础体温为单相,宫颈黏液涂片为羊齿叶状结晶,子宫内膜诊刮病理检查为增生期,有囊性增生等不同改变。

  根据不同年龄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青春期以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围绝经期止血后、调整周期,减少血量为原则。

  (1)一般治疗

  改善一般状况,纠正贫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2)刮宫治疗

  特别是更年期患者反复出血,可行分段诊刮,即可迅速止血,又可明确诊断。

  (3)激素治疗

  ①青春期无排卵功血者,可用苯甲酸雌二醇每次2毫克,每6~8小时肌注1次,血量明显减少后可逐渐递减,每次减量不超用量的1/3,减至1毫克,可改用口服,累积用药共20天,后3天加用黄体酮每日20毫克肌注。

  ②无排卵有生育要求者,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氯蔗酚,每次50毫克,每日1次,连服5天。

  ③更年期无排卵功血者,可用炔诺酮(),每次口服5~8毫克,每6小时1次,血量减少或停止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5毫克,共维持22天。

  (4)中医中药治疗、等。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出血多严重贫血,根据年龄可考虑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