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汇集(中)\ 黄胆门(第十五)
钱氏曰∶凡小儿身、皮、目皆黄者,黄病也。身痛,膊皆强,大小便涩,一身皆黄,面目指爪皆黄,小便如屋尘色,着物皆如黄染,此黄胆也。二证多病于大病后。又有一证,生下百日及半年,不因病后,身微黄者,胃热也,大人亦同。又有面黄、腹大、食土,渴者,脾疸也;又有自生而身黄者,胎疽也。经云∶诸疸皆属于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者兼白,胃怯,胃不和也。丹溪云∶不必分五,同是温热,如 曲相似,此理甚明。《全婴方论》云∶夫发黄者,皆由寒湿之气蕴结于脾胃,蒸发而成也。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热壅,必发黄。巢氏曰∶小儿百日、半岁,非伤寒疸病,而身微黄者,亦是脾胃热,不可灸,火灸之则热甚。此是将息过度所为。微薄其衣,欲与除热丸散投之自歇。不得妄与汤剂及灸,为害不浅浅也。
《脉经》曰∶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凡欲黄,寸口无脉,鼻气冷,并不可治。
治小儿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越热,不能发黄也。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者,此为瘀热在里,必发黄。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色,小便不利,腹痛者并主之。
右咀,水煎,加减服。日进三服,小盒饭和,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痛,黄随小便中去也。
此药退脾土,复肾水,降心火。
茵陈(各五分) 黄 黄芩 茯苓 山栀(各三分) 泽泻(二分)
上咀作一服,水一盏,煎六分,食后热服。一服减半,五日再服愈。
治小儿身黄发热。
上咀,水一盏,煎六分,加减服。
治小儿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一两) 茵陈 栝蒌根 升麻 龙胆草 生地黄(各半两) 寒水石(四钱)
上咀,水一盏,煎六分,温服。一方治小儿忽发黄,面目皮肉尽黄,栝蒌汁和蜜服之神效。
治小儿黄胆,寒热呕吐,渴欲饮水,身面俱黄,小便不利,不得安卧,不思饮食。
白茯苓(五分) 泽泻(三分) 茵陈(六分) 猪苓(二钱) 黄芩 黄连 栀子 防己 白术 苍术 陈皮 青皮 枳壳(各钱)
上咀,水一小盏煎六分,徐徐温服。
丹溪一方 治小儿吐泻,黄胆。
《古今医统大全》相关章节:
- ……
- 幼幼汇集(中)\ 痞癖门(第十)
- 幼幼汇集(中)\ 肿胀门(第十一)
- 幼幼汇集(中)\ 蛔虫门(第十二)
- 幼幼汇集(中)\ 咳嗽门(第十三)
- 幼幼汇集(中)\ 疟疾门(第十四)
- 幼幼汇集(中)\ 黄胆门(第十五)(当前内容)
- 卷之九十
- 幼幼汇集(下)\ 阴肿疝气(第十六)
- 幼幼汇集(下)\ 盘肠气(第十七)
- 幼幼汇集(下)\ 诸汗门(第十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