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满 十七章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l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胃脉,在足趺上(即冲阳也),微弦者,肝胆之气也。脉见微弦,则木邪克土,戊土贼于甲木,胃逆而浊气不降,法当腹满。若不腹满者,则甲木不贼戊土,乙木必贼己土,脾陷而清气不升,法当便难,以脾陷肝郁,不能行其疏泄之令也。肝胆之脉,行于胁肋,若见两?l疼痛,此虚寒之气,从下而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温暖水土,以舒木气也。盖木生于水,木气之郁,必因水寒,水位在下,木位在左右胁肋之间,两?l疼痛,是木气之郁,此必寒水之气从下而上侵于木位也。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阳清而阴浊,清则通而浊则塞,中气痞塞,是以满也。腹满时减,复如故者,阳有时而复,故减,阴有时而胜,故复如故。阴易胜而阳难复,是以减不逾时而旋即如故。此为阴胜而内寒,非有陈宿之阻格,当与温药,以驱寒邪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色和者,善嚏。
欠者,开口出气。《灵枢·口问》: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中寒之家,阴气下盛,招引阳气,引则阳陷,而阳性升浮,随引即升,一陷一升,是以有欠,常引常升,故喜欠也。缘其阴盛阳衰,升气少而降令多,不必日暮而阴常司权故也。清涕出者,肺气之上熏也。肺气郁阻,不得下达,则上熏鼻窍而生清涕。鼻孔窄狭,积气不能畅泄,故冲激而为嚏喷。以其中气虚寒,枢轴不运,肺无下降之路,因而逆行上窍,肺气熏冲,是以清水常流而嚏喷恒作。然欲涕而即出,犹是上焦阳气之稍盛者,阳稍盛,则颜色和也。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其人大便下利,以其里阳之虚也。若欲嚏不能,此人肚中阳虚而寒盛也。《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则为嚏。嚏者,肺气逆行,蓄极而通,而泄路迫狭,故激而为响。至于欲嚏不能,则气虚寒盛,较上之善嚏者,又不如也。
病者痿黄,燥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病者痿弱发黄,咽喉干燥而实不觉渴,是湿旺而土郁也。土气困乏,则痿靡不振。木气不达,则入土化黄。木主五色,入土为黄。木郁风动,则咽喉干燥。水胜土湿,则不渴。若胸中寒实而下利不止者,火?@金冷,土败木贼,阳无复机,必主死也。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瘦人阳气衰乏,绕脐痛楚,腹中必有风冷之邪壅遏,谷气不得运行。寒水风木,合而贼土,冲突击撞,是以痛也。而反下之,败其微阳,阴邪无制,其气必冲。若不冲于膈上,必填于心下,心下痞硬之证,于是作也。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其脉数而兼紧,此乃弦脉,其状如弓弦硬直,按之不能移动,是中气虚寒,木邪克土之诊。脉数弦者,寒气凝结,当以温药下其积寒。脉紧大而迟者,浊阴上逆,必心下痞坚。以大为阳明之脉,胃气上逆,壅碍胆经降路,甲木逼迫,胃口结滞,故心下坚硬,紧大而迟,则心下之坚,全是阴邪结聚。缘阳位一虚,则阴邪乘虚而上凑,非冲塞于胸膈,则痞结于心下也。凡脉大而紧者,是为阳中有阴,可以温药下之。《伤寒·脉法》:紧则为寒,内外之寒,皆令脉紧。外紧而内大者,阴盛而外束也。阳为阴束,鼓宕不能外发,故内大而为紧。内紧而外大者,阴盛而内格也。阳为阴格,浮动不能内交,故外大而内紧。积阴内凝,非下不去,是以可下。下宜温药,,是其法也。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病者腹中胀满,按之不痛为虚,虚满而未至滞塞也,痛者为实,实满而已至壅阻也。陈宿凝瘀,是可下之。舌黄者,湿气乘心,故舌起黄胎。以心窍于舌,土性湿而色黄也。痛满因于气滞,气滞必缘土湿,舌胎黄色,湿之外候,其未下者,下之湿气内泻,则黄色外退矣。
大黄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主之。
腹满痛,发热十日,脉浮而数者,外感风邪,经腑皆郁。经气不泄,故发热脉浮,腑气不通,故腹满而痛。而饮食如故,则内证非寒。,姜、桂、甘、枣,解表而和中,枳、朴、大黄,泻满而攻里也。以小承气而合姜、桂、甘、枣,重用生姜,亦温下法也。
痛而闭者,主之。
痛而内闭不通,必郁而生热,直用寒泻,不须温下。,枳、朴,泻其满,大黄通其闭也。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方在“痉病”。
腹满时减,已复如故,此为寒也。今腹满不减,虽少减,而究不足言减,此非虚寒,是实邪也。内实,故常满而不减,当须下之,宜大也。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
心下满痛者,少阳之经郁迫阳明之腑也。少阳之经,由胃口而行两胁,胆胃上逆,经腑壅塞,故心下满痛。此为实也,法当下之,宜大,柴、芩、芍药,清解少阳之经,枳实、大黄,寒泻阳明之腑,半夏、姜、枣,降逆而补中也。
《金匮悬解》相关章节:
- ……
- 卷十六·内伤杂病
- 胸痹心痛短气 九章
- 附方 卷十六·内伤杂病
- 卷十七·内伤杂病
- 腹满寒疝宿食 二十五章
- 腹满 十七章(当前内容)
- 寒疝 三章
- 宿食 五章
- 附方 卷十七·内伤杂病
- 卷十八·内伤杂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