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脉证九条 方六首)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
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一作紧)。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主之(方见脚气中)。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水人则吐者,名曰水逆,主之(方见上)。
渴欲饮水不止者,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两
右一味,杵为散,以五合,和服方寸匕。
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趺阳脉数,胃中有热,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坚,小便即数。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必便血。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主之。
栝蒌瞿方
右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温为知。
小便不利,主之;、并主之。
方
蒲灰七分 三分
右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方
右三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戎方
右三味。
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主之(方见中?⒅校?。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主之。
方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昧,取二升,去滓,内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金匮要略方论》相关章节:
- ……
-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 卷中
-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当前内容)
-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