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论治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中医内科书籍在线阅读

(心疝 心附)

心当歧骨陷处,居胸膈下,胃脘上,心痛与胸脘痛自别也。心为君主,义不受邪,故心痛多属心包络病。

若真心痛,经言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由寒邪攻触,猝大痛,无声,面青气冷,手足青至节,急用麻黄、桂、附、干姜之属温散其寒,亦死中求活也。若五脏之邪,干心包致痛,通用。经云∶邪在心则心痛,喜悲,时眩仆。此包络受邪,在腑不在脏也。经云∶手少阴之脉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言支脉受邪,在络不在经也。经云∶厥心痛与背相控,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胃脘当心痛,上支两胁,胃心痛也。、。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加紫降香。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加枳壳郁金。肾厥心痛,由阴火上冲。胃厥心痛,由胃中停滞。脾厥心痛,由中焦寒逆。肝厥心痛,由火郁血分。肺厥心痛,由上焦气分不清。经之论厥心痛,以诸痛皆肝肾气逆上攻致之,但分寒热两种。寒厥心痛者,身冷汗出,手足逆,便利不渴心痛,脉沉细,。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厥,烦躁心痛,脉洪大,金铃、清郁汤。凡暴痛非热,久痛非寒,宜审。经又云∶阳明有余,上归于心,滑则病心疝。生和,小茴香煎汤下。又心疝宜疝气门求治。心痛引少腹满,上下无定处,溲便难者,取足厥阴肝。心痛腹胀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脾。

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取手太阴肺。心痛引背不得息,取足少阴肾。以上皆他腑脏之邪,干心而致痛,须加各腑脏药治之。《金匮》云∶治九种心痛。《医通》曰∶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症,即肾水乘心,香港脚攻心等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故用参、附、干姜温气散邪,加野狼毒、巴霜、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出。

药虽峻利,而改汤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后人因分九种心痛∶曰饮,恶心烦闷呕水,由停饮蓄注也。

,甚则。曰食∶饱闷噫败卵气,由生冷食物过多也。青加砂、枳。曰寒∶外受寒,宜温散;

桂枝。内受寒,宜温利。术加蔻、朴、枳、陈。寒久郁则成热,用山栀为热药响导,佐以生姜,多用川芎开之。虚寒宜温补,加干姜、桂心菖蒲。肾寒乘心痛,则心悬如饥,泄痢下重。。寒客背俞,则脉血涩,注于心,相引痛。桂枝七气汤、。曰火∶痛不时发,姜汁炒山栀、少加炮姜甘草

若热郁痛,脉数,口渴便秘,。曰气∶脉沉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作痛。。中气虚,按之则痛定,加炮姜,不应,。久服破气药太过,脉大无力,加炮姜。曰血∶好饮热酒,血留胃口,脉必涩或芤,饮作呃。加桔梗开提其气。虚人血瘀,加桃仁穿山甲、桂心、降香

曰悸∶心痛而烦,发热动悸,此为虚伤。辰砂、。曰虫∶面有白斑,唇红口沫能食,翦红丸。

因蛔动则呕,痛有休止,、。曰疰∶鬼疰心痛,昏愦妄言,或猝倒口噤,由感恶也。。此为九种心痛。若心痛脉微欲绝,手足逆冷者,桂心三钱煎服。猝心痛,脉洪数者,三钱煎服。若脉弦数,木克土也,。取芍药酸收,于土中泻木。如脉沉细,水侮土也,。取干姜味辛,于土中泄水。大寒客心胸,呕逆不食,气上冲痛,不可触近,金匮。寒痛绵绵不绝,加草果浓朴。凡按之痛减者,气虚也,。

按之痛甚者,气实也,栀萸丸。又有心痈发胸乳间,一名井疽,状如豆大,发如蜂窠,系心热盛,宜疏导心火,。缓则不救。小便涩者,,或去硝黄,加白芷、天、木通瞿麦。大便秘者,,去硝黄,加白芷花粉生地

丹溪曰∶心胃痛须分新久,若明知身受寒,口食冷物而得,其初当与温散,如桂枝七气汤。或温利之,如。若得之稍久则成郁,郁久必生热,热久必生火,若温散温利,即助火添邪。由是方中以山栀为热药之响导,则邪易除,正易复,痛易安。又曰∶心胃痛,须用劫药,痛乃止。如仓猝散∶山栀四十九枚连皮炒,大一个炮去皮脐,共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入盐少许服。加川芎尤妙。能治气自腰腹间挛急疼痛,不可屈伸,痛不可忍,自汗如洗,手足冷而垂死者。又如∶五灵脂延胡索、蓬术、良姜、,等分为末,每三钱,醋汤调服。治急心胃痛。

心痛脉候

心脉微急为痛,短而数或涩,皆心痛。浮大弦长者死,沉细者生。胃脉微滑为痰饮,滑实为宿食。沉紧为冷积、沉涩为气滞。数为火,弦涩或芤为死血,忽大忽小为虫,痛甚脉必伏。心痛在寸,腹痛在关,下痛在尺。

附方

〔通治〕必应散 延胡 香附 艾灰 归身 砂仁 生姜

〔肾心痛〕 全蝎(七个) 巴霜(十粒) 木香 胡椒(各二钱半)

辰砂为衣,姜汤下。

〔胃心痛〕 枳壳(二个) 草蔻(煨) 白术(各一两) 麦芽 神曲 半夏(各五钱) 干姜青陈(各二钱) 炒盐(五分)

〔同上〕清热 山栀(钱半) 枳 芎 香附(各一钱) 黄连 苍术(各七分) 陈皮 姜炭炙草(各五分) 姜(三片)

〔脾心痛〕诃子肉汤 见四卷痢。

〔同上〕复元 白丑(二两) 炙甲片 茴香(炒。各一两五钱) 陈皮 延胡 炙草(各一两)

木香(五钱) 为末,每服二钱,姜汤下。

〔肝心痛〕 见三卷郁。

〔肺心痛〕七气汤 见二卷咳嗽

〔寒厥〕术附汤 术 附 草

〔热厥〕清郁汤 陈 夏 苓 曲 连 栀 苍术 香附(各一钱) 川芎(六分) 炮姜(五分)

炙草(三分) 姜(三片)

〔心疝〕 见一卷温。

〔通治〕九痛丸 附子(三两) 茱萸 人参 炮姜 巴霜(各一两) 野狼毒(五钱) 蜜丸桐子大,温酒下三五丸。

〔饮痛〕 见一卷中风

〔饮痛〕 芫花 甘遂 大戟 大黄 黄柏白术煎膏和丸。

〔食痛〕青皮青皮 山楂 神曲 麦芽 草果

〔温散〕桂枝七气汤 七气汤见二卷咳嗽,此加桂 芍 参 陈 草

〔虚寒〕 见二卷劳瘵。

〔肾寒〕 见一卷湿。

〔血涩〕 青 陈 枳 曲 桂 芍 草 芷 木香 麦芽 三棱 蓬术 延胡 补骨脂(各七分)

丁香 毕澄茄(各三分) 姜 枣

〔火痛〕 连 栀 陈 苓 夏 草 草蔻 姜

〔气痛〕 见三卷郁。

〔有痰〕 见一卷中风。

〔中虚〕理中汤 见一卷中风。

〔补虚〕 见一卷中风。

〔血痛〕 延胡(醋炙) 五灵脂(醋炒) 草蔻 没药 每服三钱,酒下。

〔血痛〕 见一卷中风。

〔悸痛〕辰砂 见四卷健忘

〔悸痛〕加味七气汤 七气汤加 远志 炙草(各五分) 茯神 菖蒲(各钱半) 姜 枣

〔虫痛〕翦红丸 莪术 三棱 雄黄 木香 槟榔 干漆 陈皮 大黄 贯仲 糊丸,下。

〔蛔痛〕 见三卷呕吐

〔蛔痛〕 见三卷积聚

〔疰痛〕 见一卷中风。

〔和胃〕小 见二卷衄血,去黄 。

〔寒呕〕 见三卷积聚。

〔气虚〕 参 术 姜 陈 草 豆蔻 砂仁 丁香(各一钱) 姜(三片) 或加炒蚌粉二钱尤妙。

〔气实〕栀萸丸 山栀(一两半) 吴萸 香附(各二钱五分) 下。

〔心痈〕凉血饮 荆 芷 地 麦冬 芍 栀 翘 草 木通 瞿麦 薄荷 花粉 车前子(各八分)

灯心(十条) 竹叶(二十片)

〔溺涩〕 地 芍 麦冬远志 赤苓 知母(各一钱) 姜(三片) 枣(二枚)

黄连尤妙。

〔便涩〕凉膈散 见一卷中风。

〔便秘〕内固清心散 白蔻 人参 朱砂 赤苓 雄黄 绿豆 朴硝 甘草 皂角(各一钱) 麝香(各一分) 每服一钱。

〔心胃痛〕仓猝散 山栀(连皮炒,四十九枚) 大附子(一个,炮去皮脐) 为末,每三钱水一盏,酒半盏煎七分,入盐少许服,加川芎尤妙。

〔心痛〕 五灵脂 延胡 蓬术 良姜 当归 等分为末,每二钱,醋汤调下。

〔通治〕心头痛乌梅(三个) 元枣(三个) 杏仁(七个) 麝香(一字)捣如泥,一杯煎,温服。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证治裁》.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