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阴诸疾论治

《类证治裁》在线阅读中医内科书籍在线阅读

肝脉抵少腹,环阴器。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循阴器。凡妇科前阴诸症,不外肝督二经主病。然有阴肿、阴痒、阴冷、阴挺、阴蚀等类,为条列而分治之。

〔阴肿〕玉门 肿,并两 俱痛,憎寒发热,小水涩少,肝经湿热也,渗而清之。阴肿急痛,寒热往来,肝火血虚也,凉而调之。风热客于阴经, 发肿痛,小水淋沥,积热闭结也,元参荆芥、 本、甘草梢,加入大厘清饮宣以泄之。阴肿下坠,气血虚陷也,举而补之。但肿痛者,凉而和之。肿痛而玉门不闭者,夹虚也,、或和而补之。湿痒出水,兼痛者,忧思过也,加丹、芍、柴、栀调畅之。腐溃者,内服,外以黄柏面、末渗之。如因产伤阴户而肿者,不必治肿,但调气血,肿自退。产后受风而肿者,加羌、防、荆芥等,煎汤洗之。阴肿如石,痛不可忍,二便不利,用枳实陈皮各四两,炒香研末,乘热以绢包,从上身熨至下部,并阴肿处频频熨之,冷则互换。气行自愈。又阴肿以外敷。

〔阴痒〕阴中痒,多由肝经湿热,化生 虫,微则痒,甚则痛,或脓水淋沥,治宜清肝火。、龙胆。如小腹胀痛,晡发寒热者,。怒伤肝脾,胸闷阴痒者,。瘦人阴虚燥痒者,三钱,合一钱,外用蛇床子川椒煎汤熏洗。日三次。痒甚必有虫,以甘庶渣烧灰,入擦之,或以猪肝煮熟,纳阴中,引虫出。一妇患此,诸药不效,因食黍 米饭粥而愈。

〔阴冷〕妇人阴冷,由风冷客于子脏。宜。其肥盛而阴冷者,多湿痰下流。二术加羌活防风。立斋谓∶阴冷属肝经湿热,外乘风冷。若小便涩滞,小腹痞痛,宜。内伤寒热,经候不调,宜加味逍遥散。

寒热体倦,饮食少思,。郁怒发热,少寐懒食,。下元虚冷,腹痛便溏,。

阴冷,用温中坐药。蛇床子研末,少许,和匀,如枣大,绵裹纳阴中。自热,或以蛇床子五钱,吴茱萸三钱,加麝少许,为末蜜丸,以绵裹纳之。

〔阴挺〕妇人阴中挺出数寸,如菌如芝。因损伤胞络,或临产用力所致,以升补元气为主。。

若肝经湿热,小水涩滞,龙胆。阴虚滑脱,、。肝脾气郁,。服药不效,用一捏金丸。妇人瘕聚,阴中突出如茄子,与男疝同,亦名 疝,卧则上升,立则下坠,多因气虚,劳力举重。

宜。

〔阴蚀〕阴中生疮如小蛆,名曰 ,痛痒如虫行,脓水淋沥。乃七情郁火,伤损肝脾,致湿热下注。其外症突出蛇头,或如鸡冠,肿痛湿痒,溃烂出水。其内症,口干内热,经候不调,饮食无味,体倦发热,胸膈不利,小腹痞胀,赤白带下。其治法,肿痛者,加味。湿痒者,加味归脾汤。淋涩者,龙胆泻肝汤。

溃腐者,加味逍遥散。肿闷脱坠者,补中加山栀丹皮。佐以外治法。《》∶杏仁雄黄白矾各五钱、麝香二分,为末敷入。

〔交接出血〕女人交接辄出血作痛,多由阴气薄弱,肾元不固,或阴分有火而然。如肝肾阴虚不摄者,。阴分有火者,。心脾不摄者,归脾汤。《》用桂心伏龙肝各五钱,为末酒下。交接违理出血,用乱发青布,烧灰敷之,立止。或以赤石脂末渗之,或以五倍子末掺之。一妇交接出血,辄面黄如蜡,终身不育。

〔伤丈夫头痛〕强弱相陵,四肢沉重,头痛昏晕,局方。立斋用补中益气汤、六味丸以滋化源。

《集验方》∶用生地八两,白芍五两,甘草三两,香豉一升,葱白四两,生姜二两,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房事。

〔小户嫁痛〕内用甘草、生姜白芍各五分,桂心二分,煎服。外用甘草、小麦煎汤洗,效。或以海螵蛸、烧为末,酒调服。

前阴症脉候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生疮。少阴脉弦者,白肠必挺核。(《脉经》)

附方

〔泄热〕龙胆泻肝汤 见三卷诸气。

〔除蒸〕加味逍遥散 见一卷火。

〔泄湿〕大厘清饮 见四卷泄泻。

〔升补〕补中益气汤 见一卷中风

凉血〕 见本卷调经。

〔补虚〕十全 见一卷中风。

〔调补〕归脾汤 见二卷劳瘵。

〔和血〕 芎 归 芷 草 龙胆草 煎汤熏洗。

〔〕海 海螵蛸 人中白 等分为末,先以百草汤煎洗,再以此药掺之,如干以麻油调,或加冰片敷之,治阴肿痒及下疳皆效。

〔和解〕加味 见本卷产后。

〔滋阴〕加味归脾汤 见本卷胎前。

〔滋阴〕六味丸 见一卷中风。

〔降火〕 见一卷火。

散寒五加皮 干姜 丹参 蛇床子 熟地 杜仲(各三两) 杞子(一两) (四两)

以酒十五斤浸,温服。

〔燥痰〕 见二卷痰饮

〔补脾〕加味 参 苓 术 草 扁豆(各一钱) 加姜、枣、煎。

〔温补〕 见一卷中风。

〔止脱〕固阴煎 见二卷脱。

〔摄阴〕 见四卷三消。

〔暖肝〕一捏金 见七卷疝气

〔补元〕大 见一卷中风。

〔清火〕 见五卷痉。

〔通利〕 一名,见三卷呕吐

前阴脉案

夏氏 暑月孕后,小水赤涩,子户痒甚,日晡寒热。此由胞宫虚,感受湿热也。内用龙胆泻肝汤,加赤苓、灯心煎服。外用蛇床子、川椒、白矾、煎汤熏洗。再用杏仁雄黄、朝脑研末,掺入户内愈。

姜氏 孕六月,湿袭子户,小水淋沥作痒,用茅术(生)、五加皮、苦参、、蛇床子、川椒,煎汤熏洗,内服加,愈。

王氏 产后气虚阴脱,两尺空。用去柴胡,加菟丝子杜仲芡实,外用龙骨牡蛎(俱研细)

托之。

孔氏 阴挺时流脓水,脉虚涩。内服加白芍,外用川芎当归白芷、熟矾、银花、甘草,煎汤熏洗,拭干,用五倍子研末掺之。

唐氏 数年经闭,阴疮内溃,晡热食减,头眩口干,肢痛便燥,身面俱发丹毒红晕。据述为根据夫疳毒所染,内服加味,添金银花、甘草、嫩桑枝。外用忍冬藤鱼腥草、甘草、苦参,煎汤熏洗,拭干,用海螵蛸、人中白冰片,名掺之。数次热痛减,红晕消,改加味逍遥散去术,加生熟地黄麦冬等服,又用青黛黄柏(研面)、山栀、薄荷(俱研)、麻油调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证治裁》.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