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的痈肿
本病属内痈的范畴。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占各种外科急腹症的首位。其特点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发热,右下腹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拒按。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曖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饮食不节,如过粱厚味、恣食生冷和暴饮暴食等,以致脾胃受损,胃肠传化功能不利,气机壅塞而成;或因寒温不适,或情志内伤,或因饱食后急暴奔走,或跌仆损伤,导致肠腑血络损伤,瘀血凝滞,肠腑化热,瘀热互结,导型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西医学认为,本病主要是是阑尾管腔阻塞和胃肠道疾病的影响,致阑尾血运障碍,细菌入侵感染所形成的。其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根据阑尾炎症后的病理改变,又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阑尾炎、阑尾炎穿孔性腹膜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等类型。
[诊断]
1.初期
大多数患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起于上腹部胃脘处或脐周,经过数小时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以手按之,其痛加剧,右腿屈而难伸,并有发热恶寒,恶心呕吐,便秘或腹泻。压痛点通常在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两侧足三里、上巨虚穴附近(阑尾穴)。
2.酿脓期
右下腹疼痛加剧,明显的压痛、反跳痛,局限性腹皮挛急,或右下腹可触及包块,伴壮热不退、恶心、,呕吐、纳呆、便秘或腹泻。
3。溃脓期
腹痛弥漫至全腹, 全腹挛急、压痛、反跳痛,伴高热持续不退、口渴、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似痢不爽。
辅助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诊断性腹腔穿刺和B型超声波检查对诊断有帮助。腰大肌试验、闭孔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肛门指检,直肠前壁右上方有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