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部疔疮
手足疔疮是指发生于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本病发病率以手部多于足部。由于发病部位和形态不同,手足部疔疮有不同的名称,如生于指头的称蛇头疔,又名螺纹疗;生于甲内的称沿爪疔;生于指背称蛇背疔;生于指骨节间的称蛀节疔;生于指甲旁的称蛇眼疔;生于五指(趾)缝的称手足丫疔;生于掌心的称托盘疔。病名虽异但其病因病机、症状、治法大致相同,故合并论述。其特点是:初起肿痛无头,不易自行溃破,若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损伤筋骨,甚至丧失手足部的功能。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湿热火毒凝结,血凝毒滞,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常见诱因有外伤、针刺伤、木刺伤、鱼骨刺伤、修甲刺伤、昆虫咬伤等。
西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局部外伤等引起的细菌感染所致,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则多因中指或无名指的腱鞘炎蔓延所引起。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由于手掌面皮肤紧厚,且皮下有很致密的纤维组织索,与皮肤垂直,二端连于真皮层,另一端固定于指骨骨膜,并形成许多坚韧密闭的小腔,因此,当炎症肿胀时,难以向皮肤表面突起,使小腔内压力增高,而迅速出现越来越剧烈的疼痛。手指末节是一个由脂肪和坚韧的纤维组织所组成的密封结构,手指生疔肿胀时,指内压力随炎症肿胀而增加,可压迫血管而引起坏死,所以容易形成指骨骨髓炎而损伤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