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治法的具体运用

  温通法

  是用温通经络、散寒化痰的药物,使阴寒凝滞之邪得以消散的一种内治法。适用于外科疾病有寒者,不论外寒,还是内寒,均可用之。温通法又可分为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和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

  1.温经通阳、散寒化痰法

  用于体虚寒痰阻于筋骨,患处隐隐酸痛,漫肿不明显,不红不热,口不渴,形体恶寒小便清长,苔白脉迟等内寒者。常用方剂如。

  2.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法

  用于体虚风寒湿邪侵袭筋骨,患处酸痛麻木,漫肿,不红不热,恶寒重,发热轻,苔白腻,脉迟沉紧等外寒者。常用方剂如。

  以上二法中的以温阳补虚为主,多用于体虚者;而是祛邪补虚并重,对于体实者,只要去其补虚之品,仍可应用。阴虚有热者不可施用本法,因温燥之药能助火劫阴,若应用不当,能造成其他变证。

  祛痰法

  是用咸寒化痰软坚的药物使因痰凝聚的肿块得以消散的一种内治法。一般来说,痰不是疮疡发病的主要原因,而是多种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外感六淫,或内伤情志,以及体质虚弱等,使气机阻滞凝聚而成。因此,祛痰法在临床运用时,大多是针对不同病因,配合其他治法使用,才能达到化痰、消肿、软坚的目的。祛痰法常可分为疏风化痰、解郁化痰、养营化痰等三法。

  1.疏风化痰法

  用于风热夹痰证,如颈结块肿痛,可伴有恶风发热,咽喉肿痛等症。常用方剂奶牛蒡合。

  2.解郁化痰法

  用于气郁夹痰证,如瘰疬、乳癖、肉瘿等,结块坚硬、色白不痛或微痛,可伴有胸闷气塞、性情急躁者。常用方剂如合。

  3.养营化痰法

  用于体虚夹痰证,如瘰疬、乳岩等,结块坚硬、经久不消,可伴有形容消瘦,神疲乏力者。常用方剂如香贝。

  因痰所致的外科病,每与气滞、火热相合,故慎用温化之品,以免助火生热之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