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东方生风,春之气也;中央生湿,土之气也,主于夏秋之交,故曰秋伤于湿。(玉师曰∶土主四气之七月八月,故秋伤于湿。)夫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喉主天气,嗌主地气;(嗌乃胃土之门,脾脉贯胃络嗌。)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风乃阳邪,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湿乃阴邪,故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此天地阴阳之邪,随人气之上下升降者也。(夏生飧泄,是天气之下降于地也。肺主天,冬生咳嗽,是地气之上腾于天也。)
张开之曰∶因上受之邪,而生在下之病;下受之邪,而生在上之病,故曰生,谓从上而生于下,从下而生于上也。
《侣山堂类辩》相关章节:
- ……
- 辩包络
- 辩督脉
- 辩脏腑阴阳
- 辩九窍
- 辩七门
-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当前内容)
-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夏伤于暑秋必疟
-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 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
-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