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频是怎么回事

  病因病机分析

  本病的病因,有因于外感湿热,也有因内蕴湿热;有因于先天不足,也有因于病后失调。归纳起来,不外正虚与邪实两方面,导致肾与膀胱的闭藏和制约失常,产生尿频

  1.湿热下注 因外感湿热,或坐地潮湿,感染湿热邪毒所致。也因小儿脾胃不足,运化力差,饮食易伤,积滞内蕴,化为湿热。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所致,均使湿热内蕴,下注膀胱。湿热之邪客于肾与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司,排尿失常,而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证。正如《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所云:“肾与膀胱为表里,俱主水,肾气下通于阴,此二经既受客热,则水行涩,故小便不快而起数也。”

  2.脾肾气虚 因先天不足,或病后失调,导致脾肾气虚。肾主闭藏而司二便,肾气虚则下元不固,气化不利,开合失司;脾为中土,主运化而制水,脾气虚则中气下陷,运化失健,水失制约。《灵枢·口问》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故无论肾虚、脾虚,均可使膀胱失约,排尿功能失去控制,而产生尿频、尿多等证。

  3.阴虚内热 尿频日久不愈,湿热久恋不去,可损伤肾阴;或脾肾阳虚,日久阳损及阴,而致肾阴不足;或初为阳虚过用辛温,耗伤肾阴;或素为阴虚体质。肾阴不足,虚热内生,虚火客于膀胱,膀胱失约导致尿频。

  本病外因责之于湿热,内因责之于脾肾亏虚。病位在肾与膀胱,病邪为湿热。湿热内蕴、脾肾亏虚是其主要病理改变。若肾与膀胱血络受伤,则为血淋;若湿热煎熬,尿液受其熏灼,日久可结为砂石,则致石淋之证;脾肾气虚日久,损及脾肾之阳,阳不化气,气不化水,可导致水肿;另外,脾肾气虚日久,卫外不固,又易招染外邪,而使尿频之证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六)预后转归

  本病经过恰当治疗,预后良好。若尿频日久可变生他证,湿热伤及膀胱血络,可致血淋;煎熬尿液可成石淋;脾肾气虚,日久伤阳,可致水肿;卫外不固,可致外感。

  (七)预防与调护

  1.注意卫生,不让小孩坐地玩耍,防止外阴部感染。

  2.勤换尿布,勤换内裤,尽早不穿开裆裤。

  3.积极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

  4.注意饮食营养,加强锻炼,健壮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