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关节炎治疗
风湿性关节炎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证”、“历节风”的范围。痹证有风湿热痹、风寒湿痹,发病部位有肢体关节、皮、肉、筋、脉、骨。痹证包括亙医之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肌纤维织炎,以及部分符合中医痹证表现的某些内脏病峦。临床以关节疼芋痛,局部红肿,屈伸不利,活动困难为特征。
(一)病因病理
本病发生的原因,多由身体虚弱,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外邪不固,以致风、寒、湿邪乘虚而人,流注经络、关节、肌肉之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本病。但因人而异,有偏寒、偏热的不同。偏寒者,则发为风寒湿痹;偏热者,每因风、寒、湿邪留滞经络,蕴而化热,而转为热痹。痹证日久,肝肾亏损,筋骨失养,痰湿凝结,以致关节畸形僵硬而成顽痹。
(二)辨证治疗
(1)风湿热痹。证见起病急骤,关节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
方药:石膏知母加减。生石膏30 g(先煎),知母9g,赤芍10 g,黄柏9g,川桂枝9g,桑枝30 g,忍冬藤30 g,生甘草6g。
(2)风寒湿痹。证见关节疼痛,痛无定处,甚则历节俱痛,肢体沉重,活动不便,遇寒则剧,得热则舒,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散寒利湿。
方药:加减。薏苡仁15 g,苍术10 g,防风9g,川独活1O g,12 g,10 g,制川草乌1O g,川桂枝9g,细辛3g,怀牛膝10 g。
(3)痰淤痹阻。证见痹证日久,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则强直畸形,屈伸不利,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舌质紫,或有淤斑,苔白腻,脉细涩。
治法:祛淤化痰。
方药:加减。制胆星6g,4.5 g,当归10 g,桃仁1O g,红花6g,威灵仙12 g,川芎9g,干地龙12 g,蜈蚣4.5 g,全虫4.5 g,蕲蛇9g,路路通10 g。
(三)单验方选
(1)桂枝4.5 g,赤芍10 g,知母15 g,苍术1O g,水煎服,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疹痹者。
2)制川乌9g,白芍9g,麻黄6g,黄芪15 g,甘草3g,水煎服,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风寒湿痹者。
四)调理事项
(l)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应适当休息,注意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犯,以免加重病情。
(2)饮食宜清淡,忌食海腥、油腻等食品。
(3)加强身体锻炼,节制房事,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