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预测心血管疾病的价值不大
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eigs等的研究表明,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但餐后2小时血糖(2hpg)升高的预测价值较小。(diabetescare2002,25:1845)
研究证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meigs等的研究目的是确定空腹血糖(fpg)升高和2hpg升高是否独立增加cvd危险。
他们对3370名居民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平均年龄54岁,占54%,年龄≥65岁者占18.1%,所有观察对象均无cvd(包括、卒中、间歇性跛行)或需要治疗的。研究者对受试者随访4年,评估fpg升高(≥7.0mmok/l)、2hpg升高和平均高血糖(以hba1c评估)与cvd发病率的关系。
结果显示,根据fpg升高,3.2%受试者被诊断为糖尿病;根据fpg升高或2hpg升高,4.9%(164例)受试者被诊断为糖尿病。在这164例患者中,55例(33.5%)2hpg升高(≥11.1mmok/l),但fpg正常。在12242人年随访期间,共发生118次cvd事件。对性别和cvd危险进行校正后,fpg≥7.0mmok/l的相对危险(rr)为2.8?95%ci为1.6~5.0?,2hpg每增加2.1mmok/l,cvd的rr为1.2?95%ci为1.1~1.3?。将所有预测模型放在一起考虑,fpg≥7.0mmok/l的rr降至1.5?95%ci为0.7~3.6?,而2hpg的rr仍有显著性(rr为1.1,95%ci为1.02~1.3)。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年龄<65岁的受试者,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使cvd的rr增加3.13?95%ci为1.14~8.62?,而餐后高血糖不是重要预测因素。年龄≥65岁的受试者,2hpg每升高2.1mmok/l,cvd的rr增加1.35?95%ci为1.09~1.68?,而fpg无预测价值。
研究者认为,鉴于在空腹血糖正常的非糖尿病病人中,餐后高血糖相对少见(<2%),并且餐后高血糖预测cvd发病的作用很小,故在糖尿病筛查和诊断中,不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确定cvd危险影响不大。
对于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测定血糖的参考价值不大,对那些标准非糖性危险因素进行监控仍是减少cvd危险的最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