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伤胃气论
黄 (汗少者减五分) 苍术(泔浸去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升麻(一钱)人参(去芦) 白术 橘皮 神曲(炒) 泽泻(以上各五分) 甘草(炙) 黄柏(酒浸) 身麦门冬(去心) 青皮(去白) (以上各三分) 五味子(九个)
《内经》云∶“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炅则气泄。”今暑邪干卫,故身热自汗。以黄 、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为君;甘草、橘皮、当归身甘辛微温养胃气,和血脉为臣。苍术、白术、泽泻渗利除湿。
升麻、葛根苦甘平,善解肌热,又以风胜湿也。湿胜则食不消而作痞满,故炒曲甘辛,青皮辛温,消食快气。
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故以黄柏苦辛寒,借甘味泻热补水虚者,滋其化源。以五味子、麦门冬酸甘微寒,救天暑之伤庚金为佐也。
上 咀,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远。
此病皆因饮食失节,劳倦所伤,日渐因循,损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
如汗大泄者,津脱也,急止之。加五味子(十枚),炒黄柏(五分),知母(三分)。此按而收之也。
如湿热乘其肾肝,行步不正,脚膝痿弱,两脚欹侧,已中痿邪,加酒洗黄柏、知母(以上各五分),令两足涌出气力矣。
如大便涩滞,隔一二日不见者,致食少,乃血中伏火而不得润也。加当归身、地黄(以上各五分),桃仁泥、麻仁泥(以上各一钱),以润之。
夫脾胃虚弱之人,遇六七月霖雨,诸物皆润,人汗沾衣,身重短气,更逢湿旺,助热为邪,西北二方寒清绝矣,人重感之,则骨乏无力,其形如梦寐间,朦朦如烟雾中,不知身所有也。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孙真人云∶五月常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泻热补气,止嗽定喘,和脾胃,进饮食。
白术(五分) 黄 (四分) 桑白皮 甘草(炙) 人参(以上各三分) 麦门冬(去心) 青皮(去白) 陈皮(去白) 地骨皮 白茯苓(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二十个)
《内经》云∶“火位之主,其泻以甘。”以黄 甘温,泻热补气;桑白皮苦微寒,泻肺火定喘,故以为君。“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五味子之酸,收耗散之气,止咳嗽。脾胃不足,以甘补之,故用白术、人参、炙甘草,苦甘温补脾缓中为臣。地骨皮苦微寒,善解肌热;茯苓甘平降肺火;麦门冬甘微寒,保肺气为佐。青皮、陈皮去白,苦辛温散胸中滞气为使也。
上件 咀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大温服,早饭后。忌多语言劳役。
《内外伤辨》相关章节:
- ……
- 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
- 辨证与中热颇相似
- 卷中
- 饮食劳倦论
- 四时用药加减法
- 暑伤胃气论(当前内容)
- 肺之脾胃虚方
- 肾之脾胃虚方
- 卷下
- 辨内伤饮食用药所宜所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