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强

《伤寒大白》在线阅读中医伤寒书籍在线阅读

项强症,有伤寒痉病之别。欲论伤寒项强,必以痉病项强,互相发明,始得详悉。如伤寒总论项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其分论项强曰∶太阳病,发热项强,汗出脉缓者为中风,太阳病头痛项强,发热身疼,腰痛恶寒,无汗,脉浮紧,为伤寒。《金匮》痉病,总论项强曰∶太阳病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身虽热,手足冷,颈项强急,独摇头,卒口噤,背反张,名痉病。其分论痉病曰∶太阳病,发热无汗,头项强,反恶寒,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详其经络,伤寒项强属三阳表症,痉病项强,则有三阳三阴表里各条,此症之分别也。详其脉象,伤寒门则曰∶脉浮而紧,脉浮而缓;痉病门则曰∶脉沉细,脉沉迟,此脉之分别也。详其治法,伤寒门仲景以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寒脉浮紧,冬月麻黄加,余三时陶氏推展防风,今余改用羌活加干根汤,以表药而治无汗之伤寒项强。若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脉浮缓,冬月桂枝干葛汤;陶氏推展加减。今余改用防风加,以风药而治有汗之中风项强。其在阳明,目痛鼻干,不眠,调脉干葛汤主之。其在少阳,身热恶风寒,头项强,胸胁满,羌活防风主之。风温项强,防风。风湿项强,。湿温项强,。以上言伤寒项强各条治法之分别也。至论痉病项强,《金匮》则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伤寒项强,身热足寒,又见恶寒者,用主治。今痉病项强,目赤口噤,背反张,血液干竭,筋失所养,脉细之症,又不可误用麻。故下文云∶太阳病,其症备,身体强KT KT 然。确似太阳伤寒症,若脉不浮紧急大,即非伤寒而不可用麻黄。若脉反沉迟,此是痉病,当用主之。下文又云∶太阳病,若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主之。夫太阳无汗之项强,本是发汗症;以其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又是阳明之症,故以汤双解太阳阳明两经之邪。若失用葛根清解阳明表邪,即用寒凉清里,则口噤不语之后,又变介齿。

是此可见痉病无汗,亦有可汗者,但因其脉沉迟,难用麻黄发汗耳。然痉病项强亦有当下者,故下文又云∶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以。此言痉病,若表邪尽解,惟存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介齿,一派里热内结,亦可与大承气。按此则《金匮》一立栝蒌,和营卫,清痰涤热,而为解肌和解之方;一立葛根汤,散阳明太阳在表之邪,而为无汗刚痉发表之方;一立,以清阳明表解里热,有汗柔痉攻下之方。如是则汗、下、和解、三法全矣。此言痉病项强各条治法之分别也。余以痉病项强,参以伤寒项强,则明项强症应从太阳表邪主治,而有发汗法门。今以伤寒项强,参以痉病项强,则明项强症亦有阳明里邪主治,而有承气下行法门。考之杂症门,颈项强痛,不能回顾,右脉数大,有用加羌活、黄芩而治者。今余推展项强而兼胸满口噤、介齿不语等症,亦有痰凝食滞,脉滑有力,可用二陈、平胃而治者。以口噤介齿,中焦凝滞,寒凉抑遏者不少。再考《内经》分十二经俞穴,立刺法主治,则知各经皆有项强之症,原非太阳阳明表邪里热二条可尽者。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反汗出恶风者,。

曰太阳,不曰阳明,然加葛根,兼阳明不待言矣。不曰风伤卫,然用,则风伤卫之症明矣。

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寒者,。

不曰寒伤营,然用,其为寒伤营亦明矣。

枝汤后,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去桂加。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服桂枝汤,当汗出热减。今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乃是水饮内结,故以此方治之。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

伤寒四五日,少阳时也。身热项强,胁下满,少阳症也。手足温而渴,故以此方清少阳之表里。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之状。下之则和,。

言结胸者,项亦强,是结胸又兼项强等症。言如柔痉之状,则有汗出而无表邪,故用。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弦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

不可汗,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刺期门。

头项强痛,太阳症也。眩冒如结胸,心下痞硬,少阳支结症也,故曰太阳与少阳并病。刺肺俞,则泄太阳之病;刺肝俞,则泄少阳之邪。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慎不可下之。

上条少阳症多,故刺肺俞、肝俞;此条太阳症多,故但刺肺俞,以泄太阳。上条少阳症多,故禁汗;此条太阳症多,故禁下。

麻黄加葛根汤

葛根 麻黄 桂枝 甘草 芍药 生姜 大枣

此仲景治太阳症,项背强KT KT ,无汗之方。加葛根者,以颈项三阳交会,阳明亦所主者。

然辛温太过,三时热令,化立辛凉解表方法。

桂枝 葛根 芍药 甘草 生姜 大枣

此仲景治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有汗之方。按二方俱加葛根,则项背强,太阳与阳明症矣。若热令南方,用羌、防易桂枝。

羌活 防风 荆芥 柴胡 干葛 甘草

陶氏以此方,代仲景太阳病项背强KT KT ,无汗恶寒之麻黄干葛汤者,冬令,加生姜;夏令,加石膏、里有积热,加川连,胸前饱闷,加枳壳浓朴

羌活加葛根汤

羌活 葛根 防风 荆芥 柴胡 前胡 川芎 广皮 甘草

太阳项背强KT KT ,无汗恶寒,仲景用,陶氏用防风。今余以此汤治南方热令积热之人,外冒表邪之症。

防风 羌活 黄芩 石膏 广皮 甘草

此方陶氏治太阳项背强KT KT ,汗出反恶风者。前条以无汗恶寒,故不加凉药。此条因有汗项强,故用黄芩、石膏。然再加葛根,不失仲景本意。

防风 干葛 甘草 黄芩 山栀 广皮

仲景有汗项强,以桂枝加葛根汤治之。今余以防风易去桂枝,加入葛根,更名。恶寒身痛者,加羌活、独活;时寒时热,加柴胡;头痛,加川芎;湿胜身重者,加苍术白芷;汗多者,加白芍药

羌活

羌活 防风 柴胡 黄芩 甘草 广皮 半夏

此方即以加羌活、防风,治太阳、少阳两经表邪项强者也。然热令,宜加知母、石膏;寒令,宜加生姜、苏叶

防风 石膏 干葛 白芷

风温之症,多有项强,故以风,石膏治温。然此治阳明者,症兼太阳,加羌活;兼少阳,加柴胡。

苍防汤

苍术 防风 白芷 川芎

项强症,风湿居多,故用燥湿散风。若兼热者,加石膏、黄芩;兼太阳表症,加羌活;少阳寒热,加柴胡。

苍术 石膏 防风 干葛

湿热见风,则发项强,故以苍术、防、葛散风胜湿。然此皆治阳明,若症兼太阳少阳,加羌活、柴胡。

栝蒌桂枝汤

栝蒌根 桂枝 甘草 白芍药 生姜 大枣

痰结中脘,亦发项强之症。此即加栝蒌根,助中州化痰涎。痰多呕逆,加半夏、广皮;胸前凝滞,加砂仁。以中气虚,不能运化,必宜建中涤痰耳。

葛根 前胡 防风 甘草

此治阳明表邪项强之症。若太阳见症,加羌活;少阳见症,加柴胡;里有积热,唇焦口渴,加知母、石膏。

见大便结。

即同煎。

项背强直之症,多以痰饮主治。盖中焦凝滞,则心胸头背颈项强直,以阳明主乎项。故此方涤痰化滞,清理阳明之里。

平胃保和散 即同研。

中焦食滞,每多项背强直不得卧下之症,故用此方。

即二陈汤加羌活黄芩。

内有痰饮热结,外冒风热,以致项背强直,用此方。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伤寒大白》.chm chm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伤寒大白》相关章节: